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環境產業“混改”標志著市場化程度提升
“國企進場使環保產業市場化程度提高,環保市場會更加開放,蛋糕會越來越大。不僅第一類項目有市場主體愿意承接,“國企進場”后,第二類項目也有主體去承接,甚至部分第三類項目也開始開放,這樣環保市場的規模就會呈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放大?!?/p>
近兩年,以民營企業為主的環境產業屢次出現了國資入股民企的事件,諸如東方園林、啟迪桑德、清新環境、碧水源等紛紛加入混合所有制行列,坊間紛紛傳出諸如“國進民退”的聲音。
一些業內民營企業家曾對本報記者表示,環境產業出現的混合所有制變革,是市場化競爭的結果。
11月30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肇慶市人民政府主辦“2019中國環境上市公司峰會”,會上,PPP專家、北京大岳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金永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分析了環境產業出現的新情況。
金永祥把地方的環境產業項目分為三類:第一類項目,有技術邊界、商務邊界清晰,市場開放度較高,外資、民企、外來國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參與較多;第二類項目,項目整體邊界不十分清晰、或者部分邊界不清晰,有一定開放度,主要是外來國企尤其是央企參與;第三類項目,項目邊界非常不清晰或者基本條件都不具備,開放度很低,主要是本地國企特別是平臺公司在投資,市場化程度都不高。
據他觀察,2013年以前環保產業市場化部分主要是第一類項目,國企參與的市場化項目不多。2014年以后國有企業開始參與市場化項目,第二類項目有了發展。2018年以后,出現國企開始收購民企股權。
金永祥認為,國企進場使環保產業市場化程度提高,環保市場會更加開放,蛋糕會越來越大。不僅第一類項目有市場主體愿意承接,“國企進場”后,第二類項目也有主體去承接,甚至部分第三類項目也開始開放,這樣環保市場的規模就會呈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放大。
民企和外資的市場規模有減少嗎?“市場增量主要來自國企的參與。盡管國企會與民企、外資競爭第一類項目,同時民企也開始與國企組成聯合體參與第二類項目。這兩年有的民營環保企業遇到了麻煩,原因很多,必須承認拿項目過多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這說明民企的機會是增加的?!?/p>
金永祥指出,環境投資企業的經營風險在增加,對企業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第一類項目相比,邊界不清晰的第二類項目在社會資本與政府合作時難度更大,但絕不是不可以做。第二類項目會對投資主體的戰略定位、企業文化和政治責任提出公益性要求,政府從本意上講不希望參與這類項目的企業虧損,也不希望其盈利過多,因此對國企就有了傾向性。
在他看來,國企進場實現了環保項目規?;?、專業化經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由各地政府分散自行實施環境項目的局面,從而在技術上、管理上、治理水平上有了大幅度提升。
“環境產業的進一步開放以及開放后效率不斷提高是一種歷史趨勢。各類投資主體應放棄固有的舒適區,主動對接市場機遇,解決時代難題,才會迎來大的發展。”金永祥最后表示。
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2020年1月1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自有法律保駕護航。有人再戴著有色眼鏡“簡單粗暴”地看待國企、民企,不應該也不恰當。
編輯:秦云
關鍵詞:項目 類項 環境 產業 國企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