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宮吉成:國家大劇院利用科技拉開高雅藝術的“紗簾”
引題:11月26日,由中國國家大劇院發起主辦的“2019世界交響樂北京論壇”在北京開幕。本次論壇以“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樂團、藝術院校等藝術機構的嘉賓聚首,通過主旨演講和平行論壇的形式共同探討交響樂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在“交響樂與科技”的主題論壇上,中國國家大劇院品牌推廣中心主任宮吉成結合國家大劇院在“交響樂與科技”方面的經驗做了分享。
眾所周知,國家大劇院2007年12月正式對外營業。如何利用我們社交媒體,如何利用我們高科技手段更好地把我們高雅藝術進行廣泛地傳播,更好地讓人們切實體會到高雅藝術的品質,從建院初我們大劇院人就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實踐。
在2011年12月份,我們專門成立了“古典音樂頻道”網站,并建立了手機客戶端。目的是將國家大劇院豐富的表演藝術資源與高科技的手段結合起來,與數字技術結合起來,為廣大藝術者搭建一個專注于高雅藝術傳播的數字平臺,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線上大劇院,這是我們的初衷。
從2011年12月我們正式上線以來,古典音樂頻道以海量高品質的內容逐步發展,目前,頻道主要包括音樂會的演出實況、直播、數字唱片等8大類欄目進行內容覆蓋,日均UV達到13.8萬人次,APP客戶端下載量現在超過120萬次。
據市場調研顯示,目前古典音樂頻道受眾多數為行政機關的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職員、退休人員和學生。其中學生占到了24%,北京市的用戶占到了1/4,外地用戶占到了3/4。用戶最感興趣的內容有:演出實況、數字唱片、演出直播,而交響樂、歌劇、聲樂作品是用戶最感興趣的內容題材,其中交響樂,所以交響樂屬其中之最,不管是市場前景、社會影響力都是最高的。
“藝術+科技”讓我們原汁原味地演出與觀眾零距離。近年來,我們利用國家大劇院資源優勢,積極爭取優秀交響樂的拍攝版權,免費為大家做普及推廣。此外,在大眾化區為大家進行資源免費觀看,盡量讓廣大觀眾能夠在我們線上欣賞到優秀節目,持續領略高雅藝術帶來的巨大魅力。
為了高保真還原實況,大劇院在演出之初就配備了12訊道高清演出系統,每場演出都設置了6-8個高清機位,多訊道的話筒,視頻的后期制作更是包含字幕翻譯、曲目的切斷、剪輯等等,這些瑣碎的工作為觀眾提供了高附加值的視聽體驗,也使優秀演出實況獲得更廣泛的傳播。目前,國家大劇院共組織了120余場直播,主要是以國家大劇院舞臺上的名家、名團、音樂會為主。
經過五年的發展,國家大劇院直播總播放量已經從2015年的283萬人次,增長到今年的2300萬人次,到目前為止我們統計量我們直播的量在線觀眾觀看人次到目前為止是2300萬人次。
“藝術+科技”的形式讓中外藝術的交流更加方便、順暢、快捷。交流、合作是永恒的主題,沒有交流合作我們各個團之間、藝術機構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成長和發展。2016年國家大劇院首次到瑞士,零時差直播瑞士琉森音樂節,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現場直播國外頂級音樂會的平臺。
今年8月1日,我們把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長征》搬到了奧地利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平臺上進行直播,這是中國歌劇首次在海外直播,也具有劃時代意義。由于高科技的傳播,網絡零距離障礙的突破,才達到了我們這些中外藝術交流得以快速、方便地進行交流。得到了世界和歐洲觀眾的認可,成功搭建了中外藝術交流線上對話平臺。
“藝術+科技”助力中國高雅藝術普及推廣。通過點播、直播、教育、訪談,把一些臺前幕后的故事通過網絡的形式向大家以展示,通過使用科技的力量和渠道使優質內容以多種形式奉獻給觀眾。拉近了觀眾對演出的距離,把高雅藝術這層紗拉開了,真正為觀眾打開古典音樂大門。同時,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相結合,有效地擴大了高雅藝術的受眾群體,幫助不同年齡段的愛好者打破了欣賞壁壘,跨入古典音樂之門。
高雅藝術和科技,我覺得是被服務和服務的關系,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科技用來支撐音樂的傳播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不能被科技而科技,不能為了科技而科技,而失去了高雅藝術的本質。
隨著高科技的傳播,高科技的發展,我們更該利用高科技體現藝術應有的價值。比如說我們現在也在試著有費、有償直播,前段時間我們把我們的一場歌劇在維也納歌劇院進行了實驗性的付費直播。
其實我們想,能夠體現藝術的自身價值,有利于藝術市場秩序的平衡,其實也更好地有利于廣大觀眾對藝術本身的熱愛和珍惜。
編輯:楊嵐
關鍵詞:藝術 直播 高科技 劇院 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