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清潔取暖,要溫暖也要藍天——專訪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有關負責人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題:清潔取暖,要溫暖也要藍天——專訪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有關負責人
新華社記者高敬
今年冬天,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繼續穩步推進。僅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今年就要完成清潔取暖改造524萬戶。清潔取暖如何換回更多藍天?為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生態環境部采取了哪些舉措?新華社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有關負責人。
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約1700萬戶,對空氣質量改善貢獻大
問: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總體進展如何?清潔取暖對改善空氣質量貢獻如何?
答:近年來,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2018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農村地區完成散煤治理1000萬戶左右,加上今年采暖季前預計完成約700萬戶,總計1700萬戶左右。
實踐證明,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工作,加快散煤治理,能夠有效解決北方地區大氣污染問題,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從河北省10個全域完成散煤治理的區縣和10個沒有開展散煤治理的區縣持續進行跟蹤監測分析結果看,完成治理的地區PM2.5平均濃度較未實施改造地區低30%左右,PM2.5平均濃度下降幅度要高出18個百分點,大氣污染物濃度和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明顯優于未實施改造地區。綜合來看,散煤治理對本地PM2.5平均濃度改善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貢獻率均達三分之一以上。
同時,散煤治理還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實現了農村清潔便利炊事和取暖,農村居民告別煙熏火燎的煤爐取暖方式,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多措并舉做好改造后電源、氣源等能源保障
問:穩定的電源、氣源供應是保障清潔取暖順利實施的前提,請問生態環境部在督促各地落實能源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保障群眾用得起、用得好?
答:今年秋冬季,為把清潔取暖這件為民造福的事辦好,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央企,不斷加強電源、氣源供應保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合理確定年度散煤治理任務。指導各地根據氣源電源等落實情況,“自下而上”確定散煤治理任務。根據各地上報,2019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萬戶。
各地散煤治理任務中,堅持因地制宜、多元施策,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其中,“煤改電”、集中供熱、地熱能等方式替代比例超過50%,更加突出多種方式替代,以較大程度緩解天然氣保供壓力。
二是全力做好氣源、電源供應保障。生態環境部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持續抓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2019年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步伐。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向,采暖期新增天然氣重點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等傾斜,保障清潔取暖與溫暖過冬。指導地方完善調峰用戶清單,夯實“壓非保民”應急預案。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對“2+26”城市做到全覆蓋,全面加大支持力度。供暖季期間,一律不得開展居民用氣價格調整工作。督促各地進一步制定和完善農村居民天然氣取暖運營補貼政策,對低收入群體和“煤改氣”家庭給予適當補貼,確保農村居民用得起、用得好。
四是加強監督檢查。10月9日起,生態環境部組織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39城市開展“煤改氣”專項排查。對所有燃氣公司開展全面摸排,排查氣源指標逐級分配落實情況,督促供、用氣單位提前落實氣源,確保“煤改氣”項目氣源充足。對39城市2019年308萬戶“煤改氣”改造戶逐村入戶抽查,排查2019年新增改造工程進展情況。對排查發現的重點問題,納入督辦函,及時交辦地方政府,督促限期整改。
“雙保險”避免“一刀切”問題
問:此前個別地方出現沒有供氣就拆除鍋爐導致群眾受凍的現象,請問如何避免“一刀切”問題?
答:我們始終堅持統籌協調溫暖過冬與清潔取暖,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堅決反對新的采暖設施不到位就拆除群眾原有取暖設施的“一刀切”問題。
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明確要求,堅持“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規劃、先合同、后改造”。堅持以氣定改,根據采暖季氣源供應情況,完成農村散煤治理定村確戶工作,并做好用氣保障。堅持先立后破,在未落實氣源電源、不具備供氣條件下,或未經過一個采暖季檢驗的新改造用戶,原有取暖設施不得拆除,并預備潔凈煤兜底保障“雙保險”。
在“煤改氣”專項排查中,地方落實“先立后破”情況也是排查工作的重要內容。對入戶排查發現的不落實“先立后破”等重點問題,納入督辦函,及時交辦地方政府,督促限期整改。
進入采暖期后,生態環境部也將密切關注涉及供暖保障方面的信訪投訴等信息,第一時間派工作組現場核查核實,對問題屬實的督促解決,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取暖 清潔 生態環境 改造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