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貴州省副省長盧雍政會見 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赴黔調研組一行
2018年4月11日上午,貴州省副省長盧雍政在貴陽會見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主任趙榮水赴黔調研組一行。
盧雍政對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赴黔調研組一行表示歡迎,并詳細向調研組介紹了貴州農業、商務、旅游、扶貧工作情況。貴州省農委、商務廳、扶貧辦、黔南州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研討。
趙榮水介紹了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的機構設置、運行情況。趙榮水說,生態食材主要產區與貧困地區有高度的重合,而采購此類產品成為當前最有效、最直接的扶貧手段,項目具有落地快、便于實施、體系建立后防止再度返貧的特點。同時,生態食材與其它產業可以實現很好的嫁接。現在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已與國家有關部委協商,共同推進這項工程的開展。
據了解,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已完成生態食材(含食品、飲品等)標準擬定;專家委員會、評定委員會組建;部分省市分中心(辦事處)設立。該中心已在北京建成商業飲食服務業商品溯源平臺,前期5000平米電商分銷、采購、展示大廳近期將投入使用。同時,該中心已建成“千家超市生態食材扶貧專柜”體系。首批1000家為大型連鎖超市,后續為數萬家特色生鮮超市將為各地農村脫貧奔小康提供有力的幫助。
記者了解到,該中心的具體運營模式在全國各省區成立混合所有制運營公司,按市場經濟原則,以企業行為負責除評定工作外的所有投資、采購、物流、供應鏈金融、大數據等運營工作。由評定中心牽頭,當地政府指定一家國有農業產業化龍頭公司參股;由評定中心聯系引進華潤、中糧、農發集團等央企旗下龍頭公司一家或多家參股,吸收民營資本參股并運營。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推進混合經濟的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
依托全國評定中心的“全國商品溯源平臺”和由生態食材形成的全國消費群、產品體系,由運營公司建設“生態產業大廈”(或園區),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把生態產業產品研發、溯源、結算、物流、分銷、采購、訂單、供應鏈金融、大數據等集中起來,形成生態產業的物流中心、結算中心、數據應用中心,發展成產業集群。
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是由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旅游委員會聯合設立。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是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準的國家事業單位,現隸屬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是由國家林業局、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起,經國務院批準,1995年在民政部正式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盈利社會團體,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旅游委員會亦是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的首批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產品第三方評定機構。
生態食材評定是推薦性、自愿性評定,非國家強制性認證。宗旨是:以評定體現價值,以銷售實現價值。凡通過評定的產品,均接入中心委托第三方建設的國內銷售平臺和出口體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改革報社、全國食材大數據結算中心籌備組、世界茶產業博覽會籌備組、全國商業飲食服務業商品溯源平臺負責人參加了會見和研討。
此前,原貴州省政協主席王富玉會見了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赴黔調研組一行,王富玉聽取調研組的工作匯報,并就調研組在貴州工作的開展提出指導性的建議。
編輯:生態中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