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文化為城市發展注入精氣神
它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重要發祥地。百余年前,清末狀元張謇在此開啟了“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偉大實踐,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近代紡織廠、中國第一張股票、江蘇第一條公路。
它是一座小而精的花園城市。地域面積雖只有152平方公里,但地均GDP做到了2.632億元/平方公里,這個數據接近全國排名第四的廣州,城市綠化覆蓋率更是達到45%。
它就是位于江蘇南通西北翼的港閘區。有人說它是水做的城市,飽蘸運河養分,悠長文脈流淌不息;有人說它是一座溫情之城,常住人口不到四十萬,卻涌現出了萬名好人模范。港閘區委書記黃衛鋒告訴記者,港閘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而豐盈的工業文化遺產、好人積聚的道德星空以及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匯聚成了城市發展的磅礴力量。
百年工業基地的蝶變
港閘歷史上從不缺少高光時刻。
穿城而過的通揚運河既賦予了沿岸稻麥的繁茂,又見證了當地漕運與鹽運的興起。二十世紀初,這片土地更是搖身變為近代工業重鎮,轄區唐閘鎮的人口接近5萬人,運河沿岸工廠林立,國外發行的世界地圖上,中國許多大城市都沒有標出,卻在南通方位赫然印著“唐家閘”三個字。
自1899年,大生紗廠在唐閘鎮開車投產,華夏大地響起了英造織機的第一聲轟鳴,運河之畔的這塊沃土,也就成了許多人心中的理想家園。
“港閘以南通1.7%的面積、2.6%的人口,貢獻了全市4.8%的GDP?!痹邳S衛鋒的心中,港閘的潛力是巨大的,“港閘城市化率從新中國成立前的不足10%增長到了現在的95%,并崛起為現代化市北新城,和張謇留下的‘母實業’因子不斷被激活息息相關?!?/p>
蘇通大橋斜拉索上的鋼絲、華為手機屏幕背面的導電膠帶、為“大國重器”探傷的超聲檢測設備……在港閘區,除了引以為傲的船舶業,“小而精”“小而新”的企業處處開花,已成為城市的重要名片。近5年,港閘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更是提高了67.4%,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提升了近3倍,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和文化旅游三大產業蓬勃發展。
走進唐閘鎮的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花貓伸著懶腰,微風中草木搖曳。這座工業遺存早已在時代變遷中,華麗地變身,既保存了工業文明的時代印記,又增添了時尚元素。運河兩岸的綠化帶、現代購物商城、四通八達的交通,讓人們的生活更舒適便捷,不斷凝結起港閘人的“蝶變夢”。
一群好人 滿城新風
港閘,也是一座文明之花璀璨綻放的城市。
在這兒,“慈善雙雄”蜚聲全國。一個修車,一個磨刀;修車老人叫胡漢生,磨刀老人叫吳錦泉,他倆修車、磨刀攢的錢全部用于助人行善。在他們的帶動下,凡人善舉的“蒲公英效應”正在顯現,好人故事在港閘的每個角落傳唱,成為這座活力之城的“新驕傲”。
在港閘經濟開發區,活躍著一支志愿服務隊,他們是“流動血庫”,每當血庫告急,他們總是第一時間挺身而出。這支52人的志愿服務隊,其中26人被國家表彰為無償獻血奉獻者,僅金獎獲得者就有16人。他們也給自己取了一個溫馨的名字——港閘區鏗鏘玫瑰社。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港閘,還有18年誠信還債的邵學仁夫婦、“彩心社”社長曹益飛、把青春奉獻在鄉村路上的陳美琳……截至目前,港閘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好人”等國家級先進典型達30人次,近千名港閘人先后入選江蘇省道德模范、江蘇好人等各級各類“好人榜”。
一位位好人感動一座城市,一個個善舉帶來滿城春風。行走在港閘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惠民街區、愛心超市、誠信市場、江海志愿者服務亭等溫暖著城市的每個角落。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好人文化,正逐步內化為港閘市民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外化為經濟、社會建設的昂揚奮發的“精氣神”。
匠心激蕩起“生長的力量”
在港閘人的骨子里,仿佛一直帶有執著與較真的品質。艾藍染色技藝、南通緙絲、柞榛家具、金絲楠木樂器……有太多的匠心在這片土地上發酵,并雕琢出了歲月之美。港閘人歷來尊重文化遺產,也懂得如何從這些跳躍著創造之美的瑰寶中,汲取“匠心再造”的力量。
通過兩次風淋、穿過11道門,終于進入港閘的康爾樂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膠帶生產車間的走廊,透過窗戶遠觀忙碌的生產線。如今賣得火熱的華為P30系列手機,屏幕背面的超薄泡棉膠帶的60%正是來自這些生產線。
別看只是不起眼的膠帶,里面可大有乾坤。它既要突破薄的極限,又要具備減震緩沖的性能,關鍵技術曾長期被美、日等國的企業壟斷??禒枠返募夹g人員圍著機器足足攻關了8個月,終于摸清門道,成為給華為供應膠帶的唯一國內供應商,且成本僅為進口產品的一半。
“沒有一股執著的創造精神,產品就不會升級,企業就不會有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备坶l區區長曹金海告訴記者,港閘正以“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成就夢想”主題活動為抓手,不遺余力地提升全區的創新密度,截至目前,市北科技城共引進高新企業數量兩百多家,僅是電子產業板塊財稅貢獻就達1.1億元。
除此之外,港閘的城市建設也像繡花一樣精細。近5年,港閘新增綠化面積近4萬畝,“十米見綠、百米見水、千米見園”已成為其生態之美的重要標志。
從老城到新城、從邊緣到中心,港閘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為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華章。發展為要,文化為魂。在時代巨浪中,港閘激蕩著生長的力量!
(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許應田)
編輯:楊嵐
關鍵詞:港閘 城市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