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開發性PPP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人民政協網鄭州11月1日電 10月29日,“2019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之開發性PPP分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會議認為,地區財政投入不足的難題,對地方政府擴大有效投資,實現追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會嘉賓圍繞開發性PPP在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政策保障、項目融資等問題展開討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做主旨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開發性PPP是實踐中產生的一體化開發機制創新。開發性PPP模式提供了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平臺,突破了傳統的“界域”思維;探索了商業和公益深度融合的機制安排,突破了過去的“對立”思維;推動形成了財政和經濟良性循環,突破了以往的“割裂”思維。
社會資本方為片區提供一體化綜合開發服務并承擔主要投資、建設、運營管理責任,投資回報與經濟增長、財政收入增長掛鉤。實踐創新需要理論、政策創新來進一步推動。理論上應把開發性PPP與傳統單體PPP項目區分開來;政策上應積極推廣,借助高能社會資本進行高起點綜合片區開發,解決目前城鎮化動力不足的問題。
開發性PPP分論壇現場
河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靳海增表示,園區開發是各級政府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引領經濟發展的關鍵路徑。通過開發性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和運營,長期合作,分擔風險,共享成果,契合政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意愿和需求,也對社會資本方的融資、運營、產業導入、風險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協商,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多方共贏。在談到合作中政府的風險時,靳海增認為主要是在選擇合作伙伴,如果合作伙伴的綜合實力不足,政府將承擔錯失發展機遇的時間風險。
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金瑜銘認為,開發性PPP融資方式的創新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同時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自身也需要快速提升創新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是區域特色化和經營綜合化。我們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綜合區域政策及市場情況,為開發性PPP項目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滿足項目各階段的資金使用訴求。
中共固安縣委書記王海認為,固安2002年攜手社會資本方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固安產業新城,依托開發性PPP模式,17年間固安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由農業大縣、財政窮縣發展成為河北省的經濟強縣乃至全國百強縣。從合作前財政收入不足1億元,到合作十年后財政收入近100億元,實現近百倍增長。開發性PPP模式成功地解決了縣域發展中難以解決的債務、資金、人才、效率和規劃等問題。開發性PPP建立了一套“自我造血,激勵相容,增量取酬”的新機制,極大地調動了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的積極性。在新機制中,政府不花錢、不擔保、不融資、不兜底、不負債,合作區域范圍內所有投入都是由社會資本負責。社會資本需要完成由合作范圍內新增財政收入、GDP、民生、就業、生態環保、城市建設等關鍵指標組成的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指標,并經第三方審計確認后,政府才能從社會資本自身創造的新增財政收入中支付社會資本的回報。在新一輪的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希望進一步推廣和應用好開發性PPP模式。
開發性PPP圓桌論壇嘉賓討論現場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書峰表示,PPP作為我國在公共領域重要的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鼓勵社會資本與政府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開發,為社會資本打開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從當前我國總體發展現狀看,我國的城市化發展依然面臨很大挑戰。缺資金,缺人才,缺產業,缺機制已經成為制約小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四塊短板。因此,亟待運用和創新PPP模式,積極引進社會資本破解發展瓶頸。作為社會資本,華夏幸福十八年來緊緊圍繞縣域發展痛點難點發力,通過對全球產業新城先進經驗的學習借鑒,在現有PPP模式基礎上,結合我國縣域發展的需要,創造出一個以打造有魅力、有吸引力、有競爭力、有承載力的產業新城,吸引產業聚集,推動合作區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十幾年來,華夏幸福依靠自身強大的產業發展能力,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主要都市圈外圈層的59個區縣,投資開發了77座產業新城,累計投入公共基礎設施1800億元,為地方政府引進企業超過2000家,貢獻區域GDP超400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萬個,使很多縣域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5年固安產業新城開發性PPP獲國務院通報表彰,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先后將6個產業新城開發性PPP項目列為國家示范項目和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2018年5月聯合國將固安產業新城開發性PPP列為“全球60個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PPP典型案例”。2019年9月,在世界銀行中國PPP經驗分享交流會上,華夏幸福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受到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高度肯定和認可。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PPP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方程財達咨詢有項公司總經理張漢表示,片區綜合開發PPP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現階段做好這類項目首先要加強前期策劃研究工作,合理確定項目邊界條件;要積極對項目新運作模式進行探索和研究,比如同政府專項債、上級補貼、政府性基金預算等相結合模式,希望政策方面能夠給與引導性支持。
中央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馬海濤在主持總結中表示,開發性PPP是將PPP模式應用于區域綜合開發的有益探索,為中國縣域經濟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探索并實踐出了一條市場化解決路徑,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大公共服務供給、補齊發展短板意義重大。(高君明)
編輯:秦云
關鍵詞:ppp 開發性 發展 社會資本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