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成功實現大江截流
人民政協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 王菡娟)記者28日從水利部獲悉,大藤俠水利樞紐工程日前成功實現大江截流,這標志著大藤峽工程二期建設正式啟動,也是珠江流域治理開發與管理的里程碑。
大藤峽水利樞紐位于廣西最大最長的峽谷——大藤峽出口處,控制西江流域面積的56.4%、西江水資源量的56%,控制洪水總量占梧州站洪量的65%。作為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志性工程,它集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灌溉等綜合效益于一體,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為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提供堅實屏障。
據介紹,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擋水壩、泄水閘、發電廠房、船閘、灌溉取水設施及兩個魚道等。工程總投資357.36億元,總工期9年。2014年11月開工建設,分左右岸兩期施工,左岸工期5年,先行建設左岸泄水閘和廠房壩段、船閘及副壩工程等;右岸工期4年,主要建設右岸泄水閘和廠房、黔江主壩魚道等。
10月26日13點58分,隨著最后一車石料填平龍口,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提前一個月成功實現大江截流,黔江水流改由已建成的左岸泄水閘平穩下泄。
工程建成后,將在珠江流域防洪、提高西江航運等級、水資源配置、水生態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還有助于緩解廣西電力緊張局面、解決桂中旱片缺水問題、帶動沿江經濟社會發展,其地理位置、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非常顯著。工程建設對推動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義重大。
大藤峽公司總經理楊啟祥梳理列舉了大藤峽工程在國內外領先的多項建設指標:“船閘下閘首人字閘門高度47.5米,世界第一,比三峽船閘人字閘門還高出9米;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單機裝機容量20萬千瓦,國內最大;泄水閘弧形工作閘門推力負荷71000千牛,居國內閘壩式工程前列;獨特的雙魚道布置工程國內罕見,滿足紅水河珍稀魚類洄游繁殖的過壩需求。”
珠江水量僅次于長江,在全國主要江河中位列第二。大藤峽工程所處的黔江河段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河道流量大,多年平均流量4150立方米每秒,河床深切,截流處最大水深約26米,截流設計流量2430立方米每秒,工程采用單戧單側堤立堵截流方式,高峰期每小時拋投900立方米,龍口最大流速5.3米每秒,最大落差1.9米,各項技術指標在國內主要江河水利樞紐截流中名列前茅。
大藤峽公司董事長廖志偉說,當前大藤峽工程進入二期建設新階段,還面臨施工難度高、工程工期緊迫、施工風險隱患多等所帶來的的困難和挑戰。廖志偉表示,下一步,大藤峽公司將全面總結經驗、凝聚合力、鼓舞士氣,進一步加快推動工程建設,確保大藤峽水利樞紐早日建成并發揮效益。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工程 大藤 藤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