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村里發展有三大難題 “解題書記”彭運江的解題訣竅
新華社長沙10月21日電(記者白田田)生活是一位出題人,你必須認真寫下答案;有時題目很難,你得一試再試……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遷陵鎮隴木峒村,村支書彭運江就是個“解題書記”,能帶領村民破解一道又一道發展難題。
2005年,彭運江任隴木峒村村主任。擺在他面前的,首先是一道“歷史題”:隴木峒村是一個偏遠的土家村寨,過去自然條件差、交通條件差、產業基礎差。隴木峒村底子薄、“欠賬”多,怎么辦?
“要想富,先修路”,彭運江的解題思路和大多數人一樣。
2007年,隴木峒村民在沒有挖機的情況下,耗時3個月拉通了1公里長的砂石路。產業路修通后,隴木峒村規劃了5畝試驗田種植野果,40多戶參與種植,7戶開設農家樂。
隨后擺在彭運江面前的,又是一道“經濟題”:產業項目實施后,真正受益的只有7戶農家樂,種野果的農戶認為前者沾了他們的光。沒過多久,項目的發展便陷入停滯。
2012年底,已擔任村支書的彭運江召集村支兩委開會,對之前的工作進行反思。他總結出6個方面的“癥結”,比如以單個農戶為主體的經營方式很難產生規模效益;分配不公平,制約了產業的發展;沒有集體經濟支撐,難以實現村級規范管理……
2013年初的春節剛過,隴木峒村相繼召開黨員會、小組會、村民代表大會。大家確定集體發展的路子,創立了村級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獼猴桃和花卉,實行統一資源、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分配,原則是“機會均等、利益均沾”。
“經濟題”剛有答案,馬上又出現了一道“政治題”:有的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對村級事務參與度不高,合作社社員和非社員、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之間也出現了一些不平衡。
對此,彭運江想到一個辦法——“調平機制”。
2017年,隴木峒村開始推行村級公益保障金機制,對有關對象發放大病救助金、養老補貼金、助殘撫恤金、助學金。彭運江說,雖然發的錢不多,但村民心態平衡了,這很大程度上化解了矛盾。
人心思齊,隴木峒村的發展步入快車道。
2018年,在西南民族大學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隴木峒村將鄉村旅游作為主打產業,第一個游樂設施“滑草”項目動工,之后又新增了真人CS、懸崖秋千等項目。今年以來,旅游門票收入200多萬元。
隴木峒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姚勇說,游樂項目剛開業時,一度出現游客排長隊、沒飯吃等狀況,村支兩委帶著村民連夜想辦法,趕緊架灶做飯、增設休憩區。
如今,隴木峒村由“后進生”變為了“優等生”,90%以上的貧困人口已經脫貧。記者問彭運江,有什么“解題”訣竅?
“做事公開、公平、公正,讓群眾有獲得感。再加上黨和政府作為后盾,就沒有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的?!迸磉\江毫不猶豫地說。
關鍵詞:村里發展有三大難題 “解題書記”彭運江的解題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