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第三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能決賽18日將在濟南開幕
人民政協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 王碩)記者11日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第三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決賽將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屆時將有來自全國30個省(區、市)及16家央企的選手展開角逐。
本次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共青團中央共同舉辦,是國內技能人才類賽事中惟一一個由五部委聯合舉辦的大賽,也是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家級一類大賽。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長傅建奇介紹,在前兩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本次大賽在賽項內容、大賽組織以及獎項名額等方面作了創新。為更加貼合企業生產實際,本次大賽新增AGV自動導航機器人應用,提高了裝配任務難度,新增了生產線設計、布局及仿真功能的考核等內容。并且為進一步加強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新設了教師組別。與上屆相比,一、二、三等獎名額總數增加50%。
據悉,本次大賽分為選拔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進行。截至目前,全國30個省(區、市)及16家央企的選手參加比賽,其中23個省(區、市)和5家央企均開展了選拔賽,近1800人參賽。決賽將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經過層層選拔,240名選手將參加決賽,相比第二屆大賽增加了32%,是歷屆大賽中參賽人數最多、覆蓋范圍最廣的一次比賽。
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斌表示,大賽期間將同期舉行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全國服務機器人暨濟南智能機器人展覽會兩項高規格的活動。日本川崎、意大利柯瑪、哈工大、北京進化者、沈陽新松、國網智能等60余家行業領軍領先企業將亮相展會。
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工業機器人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對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義。
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達到14.8萬臺套,占全球產量的比重超過38%。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增長,急需培養造就一支熟悉和精通設計、安裝、調試和操控工業機器人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傅建奇表示,當前,我國制造業人才隊伍在總量和結構上都難以適應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高素質人才占比明顯偏低,以工業機器人高技能人才為代表的、既懂制造技術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缺而又缺”。連續三年舉辦大賽,就是要發揮競賽選拔的“風向標”“指揮棒”作用,拓展發展通道,讓更多優秀的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將對于夯實產業基礎,提升中國產品質量和品牌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巡視員劉新昌介紹,近年來,全國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蓬勃開展,一大批優秀選手通過競賽脫穎而出,成為加強職業培訓和選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未來人社部將繼續把職業技能競賽作為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有力抓手,以賽促訓、以賽促學、以賽促評、以賽促獎,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發展職業教育培訓方面引領和導向作用、在完善高技能人才機制選拔方面通道和平臺作用、在營造人才成長和社會氛圍方面的推動和示范作用,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
編輯:秦云
關鍵詞:機器人 工業 大賽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