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餐桌上的新“煩惱”,您感受到了嗎?

2019年09月23日 20:55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題:餐桌上的新“煩惱”,您感受到了嗎? 

新華社記者高敬、王優玲 

9月23日是秋分節氣,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 

我國糧食已經連續16年豐收。想想遠方原野上沉甸甸的谷穗,看看家里一天天豐盛的餐桌,當人們不再為吃不飽而發愁,新的“煩惱”又找來了——怎么吃得更營養、更健康?這餐桌上的新“煩惱”,您感受到了嗎? 

民以食為天。在老一輩人的記憶里,幾十年前怎么能讓一家人吃飽飯,就是過日子最最重要的事,也曾是餐桌上最大的“煩惱”。 

河北保定83歲的楊奶奶如今常常跟孩子們念叨困難時期的一頓飯:“有一次,家里煮了一鍋紅薯。好些紅薯已經有點爛了,吃起來發苦,但哪舍得扔啊。我就把壞的部分一點點剝下來,其余的吃掉。這一鍋壞了的紅薯就是一家人的一頓飯!” 

老人回憶說,家里上上下下六七口人,能吃飽飯就知足了,顧不上考慮吃得好不好。 

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糧食產量只有2264億斤,人均一年糧食占有量418斤,無法滿足人們的溫飽需求。而如今,全國糧食總產量早已跨過萬億斤大關。2018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3158億斤,人均糧食產量944斤,吃不飽飯的問題成為歷史。 

那年月,吃肉更是“稀罕”事兒。剛過不惑之年的衛廣剛回憶起讀小學時的情景:30年前,他住在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趙屯鄉新立村羅店屯,一天三頓基本上是這樣的—— 

早飯:吃玉米粥、貼餅子、腌咸菜; 

午飯:用飯盒自帶米飯、土豆絲、蘿卜、白菜等; 

晚飯:繼續吃玉米粥、貼餅子、腌咸菜,以及蘿卜、白菜等。 

“老盼著家里能改善伙食。”他說。衛廣剛家里養了兩頭豬,過年殺一頭,吃不完的肉就腌起來,等來了客人才能吃點肉。一頭豬陸陸續續吃到第二年夏天,而每年的下半年幾乎是吃不上肉的。 

幾十年來,我國農產品供應實現了從匱乏到富足的巨大變化: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7239元,比1956年增長58.3倍;農村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3646元,比1954年增長88.1倍。 

老百姓的食品消費結構“改天換地”了:糧食消費量明顯減少,肉蛋奶等食品消費量顯著增加。現在,人們足不出戶,能“吃遍全球”——新西蘭牛肉、阿拉斯加帝王蟹、智利櫻桃、泰國山竹…… 

現如今,衛廣剛10歲的兒子在北京西城區的一所小學上五年級。兒子的餐桌記憶完全是“另一種畫風”—— 

早飯:面包、牛奶、雞蛋、水果,每天變著花樣更新食譜; 

午飯:學校食堂用餐,根據營養搭配兩葷兩素,美味可口; 

晚飯:米飯、面食、湯,多種肉菜水果搭配著吃,一家人還時不時去飯店“吃大餐”。 

70年來,中國人從努力果腹到追求健康,餐桌上的“煩惱”變遷與國家的發展同步。 

這不,最近“90后不敢看體檢報告”成了個熱門話題。其實不只是90后,健康問題已經跨越“代溝”,成了各個年齡段人群的共同煩惱:擔心“三高”、擔心肥胖。這大部分都是從餐桌上來的煩惱——脂肪、糖分和鹽分攝入高。 

為了向肥胖說“不”,以低脂肪、低熱量為特點的健康輕食越來越受到歡迎,不少人還默默撿起了長跑、“擼鐵”等生活方式。 

餐桌上的浪費,也讓許多人為之“煩惱”。對待剩菜剩飯的態度也許是年輕人和上年紀的人之間一個很大的“代溝”——吃不完就倒掉和冰箱里永遠存著剩飯菜,是兩代人之間誰也不愿妥協的生活態度。 

有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的食物浪費量約有1700萬噸至1800萬噸,這相當于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需求量。 

所以,即使豐收之年,也還是請您保留一份記憶深處的那份饑餓感吧。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煩惱 餐桌上 糧食 健康 人均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自有码中文字 | 亚洲sss整片在线播放 | 色久国产第一页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 午夜乱理日本乱理片 | 五月丁香婷婷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