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興路上>特刊報道>探索改革路 探索改革路
注重理論創新 推動工作創新——十屆全國政協自身建設綜述
從2003年至2007年,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5年間,對于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來說,具有不平凡的意義。
2003年3月,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賈慶林當選為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在接下來的5年里,人民政協工作得到進一步重視。尤其是2006年3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頒布,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專門就人民政協工作頒發的文件,為新世紀新階段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成為新時期人民政協發展的行動綱領,掀開了人民政協工作的新篇章。
■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不斷深入
明確提出人民政協理論,注重政協理論研究和建設,為十屆全國政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5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頒布、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成立等為契機,5年里,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不斷深入,范圍涉及人民政協與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人民政協主要職能和自身建設、人民政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等諸多方面。
2004年無疑是一個關鍵年份。3月,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對政協章程進行了修改,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定為人民政協的指導思想,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等寫入章程,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政協的性質、職能、政協委員的基本條件和基本要求等內容。
8月,全國政協舉辦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暨鄧小平關于人民政協理論研討會,全面概括和闡述了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中央關于人民政協的基本思想、基本觀點,明確提出要用人民政協理論指導政協工作。
9月,慶祝人民政協成立55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人民政協的重大貢獻,科學總結了人民政協的歷史經驗,明確提出了人民政協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基本要求。
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十屆全國政協進行了認真學習,并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理論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理論成果,初步確立了人民政協理論的思想體系和基本框架。伴隨著人民政協理論基本框架和思想體系的初步確立,2006年12月,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次人民政協理論研討會在京召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隊伍逐步形成,人民政協理論正在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培訓計劃,列入各地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計劃。自此,全國政協有計劃有組織開展理論研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
■理論創新推動工作創新
“十屆全國政協加強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以理論創新推動工作創新。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工作的開展,不僅深化了對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認識,而且推動了人民政協經常性工作的創新?!痹谌珖f十一屆一次會議開幕會上,賈慶林代表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時說。
以理論創新推動工作創新,正是十屆全國政協工作的一大亮點。
專題調研,是人民政協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十屆全國政協專題調研工作在以往歷屆政協工作的基礎上,突出了創新和求實的特點。
首先,主席帶頭調研。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志帶隊調研,不僅體現了中央領導同志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也推動、影響了政協專題調研工作的深入開展。王忠禹、劉延東、李貴鮮、張思卿、羅豪才、李蒙等各位副主席也多次赴各地進行調研。這些調研層次高,選擇的都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社會影響大,解決問題有力度,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切實中肯,不僅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的新的重要方式,也是人民政協擴大社會影響力、發揮作用的新的重要途徑。
創新帶來實效。5年間,十屆全國政協專委會組織專題調研278項,已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和專項建議318件,許多報告的意見和建議,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力地促進了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人民政協的專題調研工作在繼承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體現了高層參與、協同配合、注重實效的特點,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專題協商會也是十屆全國政協完善和創新政治協商形式的一項重要探索。
十屆全國政協以來,全國政協每年都召開年度專題調研協調會,確定各專門委員會的重點調研課題。王忠禹副主席主持會議,與各專委會負責人就調研的一些重大課題進行研究協商。辦公廳也從工作層面加大了協調力度,對于兩個以上專委會都關注的重大問題,集中力量,開展協同調研。2005年圍繞“十一五”規劃,2006年圍繞西部大開發和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7年圍繞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和國家軟實力建設……主題集中、現場互動強、協商氛圍濃,十屆全國政協連續3年召開5次專題協商會議,相關部委談情況、講問題,政協委員出點子、提建議。
提案工作,也在創新的帶動下,不斷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2008年2月19日,全國政協提案工作情況通氣會上,政協提案委員會公布了諸多承辦單位提出的236個提案選題題目,供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的委員撰寫提案時參考。推行分層次辦理提案,創辦《重要提案摘報》,政協大會前公布提案參考題目,政協大會期間舉行提案辦理工作情況通報會……這些,正是十屆全國政協為提高提案質量進行的一系列創新。
■推進“三化”建設
矢志創新,銳意改革。十屆全國政協加強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使得人民政協事業進一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2005年夏天,近百位全國政協委員參加了十屆全國政協組織的第一期委員集中學習研討班。委員集中學習,是十屆政協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提出這項舉措以來,十屆全國政協期間,共有2131名政協委員參加了集中學習。
常委會議之后舉辦學習講座、定期舉辦在京委員學習報告會……十屆全國政協不斷建立健全學習制度,為切實提高委員參政議政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強學習,建設學習型組織,只是十屆全國政協矢志創新的一個縮影。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和諧型機關建設——政協的各個專門委員會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經濟委員會舉辦每半年一次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港澳臺僑委員會積極為海外僑胞提供參政議政機會,5年來共邀請了29個國家的120位海外僑胞列席政協大會;外事委員會積極同具有一定影響的非政府組織、民間友好團體建立聯系,拓展對外交往渠道……
“只有不斷加強政協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人民政協事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才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痹谌珖f十一屆一次會議開幕會上,賈慶林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的主要經驗時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