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香港彩虹邨一戶居民的堅守與期望
新華社香港9月20日電 題:香港彩虹邨一戶居民的堅守與期望
新華社記者 蘇萬明 方棟
彩虹邨,香港知名公屋小區——當地政府為低收入市民修筑的“廉租房”小區,一度是“網紅打卡地”。57年的歷史,外墻被涂成彩虹色的樓房,讓許多游客喜歡站在小區停車場頂部的平臺上,以“彩虹樓”為背景,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記。
如今,一如“彩虹樓”外墻顏色隨著年久逐漸變淡褪色,這里的部分居民生活也陷入種種困境,然而他們依然懷揣夢想,期待“彩虹”色的未來。
走進其中一座樓,五六十米的走廊居中貫穿,兩邊分布著40來間房子,灰藍色鐵門緊閉。40多歲的香港市民王女士就住在其中一間公屋內。打開屋門,一架電風扇正使勁搖頭吹著風,稍稍減少了屋里的熱氣。
長三四米、寬七八米的長方形房間,高約三米,沒有“室”也沒有廳。屋子中間從屋門到屋尾,有一米多寬的空間,雜亂堆滿了小方桌等物件。右邊墻壁緊靠著一組柜子,直排到屋尾。左墻的前半部安著兩張床,頭尾相接,都是上下鋪,直頂到屋頂。床頭抽屜把手上加裝了一塊鐵片,以便踩著上下床。一米多長、不到一米寬的廁所緊挨著床尾,沒有窗。再往屋尾,是約兩平方米的廚房,紙箱等雜物堆在里面,兩個人很難下腳。
狹窄的空間里現在住著4口人,王女士夫婦、18歲正在讀高三的女兒和6歲的兒子。王女士說,她婆婆1962年起就入住這間公屋,后來傳給了他們夫婦。這么多年來,倒不是他們不想換新的公屋,而是沒有輪到更合適的。
王女士曾經排隊等了3年左右,2007年前后等到了一個公屋,在秀茂坪邨。不過那個公屋面積和現住的差不多,而且地段太偏遠、交通成本太高,不利于丈夫外出打散工,也不利于老人活動和子女教育,而彩虹邨外就有地鐵和公交車,思來想去他們還是選擇留在彩虹邨。
進門位置,有一個小秋千和兩個云梯,從房頂垂到地面。“這是平時兒子做感統訓練用的,鍛煉前庭功能,每天練兩個小時,不是玩具。”王女士說,小區里沒有類似的訓練器械,她只能自己在家安裝。
王女士說,兒子2歲的時候,只能說單個的詞,而且詞匯量很少,也不能正常走路。她和丈夫感覺不對,帶著兒子去評估,結果顯示兒子是自閉癥、感統失調、有限智能等癥狀疊加,屬于SEN(特殊教育需要)傷殘人士。
王女士目前家庭月收入2萬元(港幣,下同)左右:丈夫是一名“地盤工”,平日里四處找活干,時干時停,月均收入不到兩萬元;政府傷殘補貼1600元/月,不過明年9月就將到期,能否繼續發放得由政府評估;此外,還有一筆社會關愛基金提供的2400元/月的照顧者津貼,不過當前仍處于試驗期,明年不一定再有。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在哪里都適用。王女士家每個月雷打不動的一大塊消費,是兒子的教育。聽從醫生的建議,兒子3歲以來,必須接受特殊教育課程,如言語、感統訓練、社交、繪畫、游泳等,每個月至少花1萬元。
“政府也有分級的特殊教育學校,但資源不夠,一些課程時斷時續、‘有頭無尾’,必須自己報私教課?!彼f,有的私教課一堂課45分鐘花費就達900元,不過在當地已算便宜。
對從小學習優秀的女兒,王女士也有隱隱的擔心。近年來,她成績慢慢落后,性格也變得很固執孤僻,基本沒有朋友?;氐郊揖万檫M上鋪,躲進簾子后面玩手機。“18歲大姑娘了,家里連個私密的地方也沒有,實在也苦了她了!”
盡管生活面臨重重壓力,王女士和丈夫一直努力為孩子創造溫馨的家庭氛圍。他們一直堅持家庭日活動,會在周末一家四口齊齊整整外出郊游,有時還會準備一些食材去海邊燒烤……
令人欣慰的是,付出終有回報:在最近的一次評估中,兒子的綜合能力有所提升;女兒也開始選修浸會大學的視覺藝術和社會心理學兩項課程,還結識了3個朋友,一點點開朗起來。
“希望兒子能健康成長,女兒將來能順利找份工作好好生活……”她說,她也很希望政府能加大投入,購買更多特殊教育方面的社會服務,為小區修建更多適合特殊人群的娛樂和鍛煉設施。
據香港工會聯合會社區干事蘇嘉樂介紹,彩虹邨有7000多住戶、1.6萬余人,三成左右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王女士家相似,期待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扶持。(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彩虹 女士 香港 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