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吸毒村到文明村的蝶變之路
“通過負面教訓讓村民反思,懂得村衰的原因,以免重蹈覆轍,從而少走彎路,讓丹村長盛不衰,造福子孫后代……”翻開《丹村志》,開篇便道出了丹村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這個位于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尖峰嶺下的古老村落,一度成為海南有名的“吸毒村”“問題村”。
如今,走進“新”丹村,一塊寫有“文化興村”“紅色傳承”的石碑矗立在村口,一排排獨棟小樓映入眼簾,呈現出一幅幅新農村的美麗畫卷。丹村曾獲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美麗鄉村”等6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昔日的“吸毒村”如何實現“書香村”“文明村”的蝶變?近日,《法制日報》記者走進丹村進行實地體驗采訪。
沉淪
踏入老丹村,目光觸及的一座座老宅,在酸梅樹的掩映下愈發顯得古樸。這是一個有著5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村里曾有28位烈士為革命捐軀。走在村道上,記者注意到,陳舊凋敝的圍墻上,“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禁毒宣傳標語依稀可見。在一處老宅的墻面上,“某某吸毒死了”幾個涂鴉大字若隱若現,讓人聯想到這里曾被“毒害”甚深。
“毒品蔓延、搶劫盜竊等治安問題多發,外地司機一度不敢進村,連外地姑娘也不愿嫁進來……”在丹村當了30多年村干部的石獻奇回憶稱,就這樣,一個有著百年優良傳統和紅色基因的村莊,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沉淪。
當時,由于交通不便,村里閉塞落后,村里年輕人無所事事,部分村民開始外出打工,他們中的一些人染上毒癮,并將毒品帶回村里。
石獻奇表示,在那個年代,大家都知道白粉就是毒品,但不知道毒品具體有什么危害,以為和抽煙差不多。家里有吸毒的孩子,當村干部善意提醒時,家長還不高興,生怕損壞孩子名譽,認為“孩子沒有吸毒,就是在吸煙”。
據了解,1993年至2002年,是丹村吸毒情況最嚴重時期。在此期間,全村吸毒人員明顯增多,到2002年全村吸毒人員超70人。提起丹村的這段往事,今年72歲的原樂東縣中學化學老師石璜搖搖頭說:“在毒品影響下,村里盜竊成災,一些人家晚上甚至要和豬牛羊家畜一起睡。抽水用的水泵丟失,也成為常態。”
隨著村里吸毒仔越來越多,丹村逐漸“失控”,成為遠近聞名的“吸毒村”,外地姑娘不愿嫁進來。用老丹村人的話說,“以前外出說自己是丹村人,都會沒面子”。
救贖
眼見毒情形勢越來越嚴重,一些村民紛紛向村委會反映,要求遏制吸毒現象。一些家庭開始主動將吸毒的家人送去戒毒所戒毒。
“看著自己的家鄉淪為全縣毒品形勢最嚴峻地方,我的心很痛……”2004年,在海口做生意的丹村人謝上強打算返鄉,想要改變這種“失控”局面。就在同年,謝上強成功當選為丹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為了回應村民的期待,這位身高1.8米的大漢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禁毒。
謝上強回憶稱,剛開始,他和村班子成員首先張貼宣傳標語,爭取贏得村民的理解和信任,然后挨家挨戶對涉毒青年造冊登記,并聯系當地派出所采取強制戒毒舉措。
“最多的一次,我們一夜抓了18個吸毒仔。”謝上強告訴記者,盡管遭到一些吸毒仔威脅,還遭到很多家長百般阻撓,但他和村兩委班子仍堅持3年多,村里的吸毒人員要么被送進戒毒所,要么外出打工不敢回村。直到這時,自我救贖才剛剛開始。在謝上強看來,根除毒品滋生的土壤還是要依靠文化和教育,丹村提出“教育興村”“文化興村”的口號。
2010年,謝上強帶領班子成員四處尋找從村里走出的鄉賢和外出務工的成功人士。74歲的畫家王炬光、高校退休教授王建光、退休教師石璜等都被謝上強和村班子成員的真誠打動,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助力,于2010年年底成立丹村教育基金會,獎勵考到海口的高中生和大學本科及以上的大學生。
讓謝上強感到驕傲的是,從2004年至今,丹村走出了400多位大學生。從1977年算起,全村共有800多人考上大學。
曾吸毒“三進宮”的阿輝(化名)如今已是一名水果批發商,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說:“現在一心想著賺錢養家,將孩子供到大學。”村里男女老少茶余飯后的主要話題,早已從“誰家孩子吸毒被抓”變成“誰家孩子讀書又獲獎了,誰家孩子又考上大學了”。
作為從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學生,今年72歲的王建光在村兩委的支持下編纂《丹村志》,并耗時3年編纂了族譜、家訓,包括檢舉揭發販毒者和偷盜搶劫在內的18條“村規民約”納入其中。
重生
初中輟學后,阿東(化名)在同村吸毒青年誘惑下染上毒癮,多次被送進戒毒所強制隔離戒毒。出所后,因無所事事,很快又和“毒友”混在一起。如今,阿東種起了哈密瓜,還承包裝修隊,每年都有二三十萬元的收入,2014年還蓋起三層小洋樓。而這一切歸功于樂東縣禁毒辦開展戒毒人員就業安置幫扶、丹村產業結構調整。
近年來,樂東縣禁毒辦工作人員、鎮村禁毒專干及轄區派出所民警不斷走訪丹村吸毒人員,勸說引導他們牢固樹立禁毒意識,自覺拒絕毒品,并進行就業指導和就業安置,幫助他們徹底脫離“毒海”。
“要摘掉‘吸毒村’的帽子,必須讓村民擺脫貧困,這才是丹村真正的重生。”謝上強介紹,2004年以后,結合丹村旱田坡地、適合種植熱帶高效經濟作物的實際情況,在縣禁毒辦指導下,村里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夯實水利基礎設施,發展金錢樹、哈密瓜等種植業,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元。
作為佛羅鎮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行政村,丹村有18個村小組,近5000人。為了解決住房、道路擁擠問題,也為了徹底擺脫吸毒村的陰影,2013年,謝上強帶頭搬遷祖墳騰出新村建設用地。在村干部帶領下,大部分村民已搬到新村建起新家園。
記者在村兩委辦公室看到,墻上寫滿了村里大家族的族譜、家訓,辦公桌上擺放著《丹村志》和民間文化刊物《龍沐灣》,19本村民個人作品集依次排開。“文化的力量很強大,丹村的文化基因被激活了。現在愿意嫁到丹村的外地姑娘越來越多,丹村人的面子又回來了。”連任5屆丹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的謝上強笑著說,丹村因毒品“失控”,因文化而重生。
近年來,丹村成為“治安好、農民富、農村美”的新農村綜合治理建設示范點,一舉斬獲“全國文明村鎮”“中國美麗鄉村”“中國鄉村旅游示范村”等6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從被毒品侵染到現在的‘書香村’‘文明村’,丹村的變遷值得思考。”樂東縣委常委、縣公安局局長、縣禁毒委副主任林飛認為,近年來,尤其是海南禁毒三年大會戰以來,根據縣委縣政府的部署,丹村通過加強基層黨建、推進文化建設、完善村規民約、調整產業結構等系列舉措,不斷探索基層禁毒工作新模式,走上了一條基層長治久安之路。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丹村 吸毒 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