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鞋穿不炒”,不能放任“炒鞋”

2019年08月29日 14:16 | 作者:周自揚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大學生炒鞋年入50萬元”“男孩一面墻,堪比一套房”“鞋店開業,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限量款”“炒鞋賺首付”……當前,各種“炒鞋”話題在青年群體中備受關注。某潮流單品交易平臺數據顯示,一些品牌的限量版球鞋的市場交易價格與發售價格相比,漲幅均在100%以上,個別球鞋漲幅甚至達900%,基本意味著“搶到即賺到”。

在一些“炒鞋”App上,不僅有球鞋價格行情,甚至加入了漲跌幅和K線,還有平臺編制了“炒鞋”三大指數——AJ指數、耐克指數和阿迪達斯指數。但是,“炒鞋”本質上是一種投機者通過操縱體量較小的限量版鞋品市場,有意抬高市場價格以獲取超額利潤的行為。在越來越瘋狂的市場面前,有關各方都需要對“炒鞋”有理性的認識。

在很多參與“炒鞋”的人眼中,球鞋市場是一個優質的投資渠道。但實際上,像球鞋這樣可以大批量、流水線生產的工業化制成品,其本身的保值極其有限。而由于官方專柜并不提供真假鑒定,第三方“鑒定師”又沒有可信賴的認證體系,所謂“限量版球鞋”的稀缺性完全不可控,在各種投機資本面前,參與者很可能成為另一種“韭菜”。

“炒鞋”陷入狂熱,一些企業的“饑餓營銷”難辭其咎。有必要厘清的是,品牌廠家推出聯名款、紀念款或特色配色的球鞋限量發售,固然是一種常見的營銷策略,但如果把握不好就會被“反噬”。過度使用“饑餓營銷”,讓大量球鞋流入混亂無序的“二級市場”,使得大量真正熱愛相關品牌的“鐵桿粉絲”難以買到心儀的球鞋,品牌形象和美譽度都將受損。暴利還會鼓勵盜版,進一步損害企業的長遠發展。

當前,引發炒作的大多是幾家知名運動品牌的產品。倡導理性消費,這些大企業責無旁貸。在產品發售和營銷策略方面,企業不能貪戀“饑餓營銷”制造的虛假繁榮,甚至有意無意為“炒鞋”熱潮推波助瀾。相反,鞋企要對“二級市場”的瘋狂保持清醒,要在營銷策略與消費者利益之間尋求平衡,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一些“炒鞋”平臺的投機行為,也不能視而不見。如今,“炒鞋”已經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有些“炒鞋”App在其中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比如,有些平臺玩起了只炒作鞋的歸屬權的“云炒鞋”亂象,還有些平臺可能涉及金融違法行為。應該通過嚴格監管和積極引導,讓“鞋穿不炒”成為一種共識。

當然,“炒鞋”的核心是人,扭轉觀念必不可少。消費者酷愛球鞋并非壞事,愿意出溢價購買心儀的球鞋也是個人選擇,但在球鞋消費和交易中還是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投機。尤其青少年是球鞋主力消費人群,更需克制攀比心理,量力而為。唯有構建理性的球鞋市場和交易環境,才能讓更多真正熱愛球鞋的人享受到球鞋帶來的愉悅。(周自揚)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炒鞋 鞋店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制服丝袜清纯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野狼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