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現場連線 現場連線
如何讓“小而美”的農村校也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李敏杰)8月27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現場,一位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土峰小學原校長馬自昌,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參加本次常委會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胡衛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都把孩子送到縣城的中心小學上學。馬自昌在視頻中向胡衛提問到,“由于這些原因,現在我們村小學只有68位學生,對于這一現象,胡委員您怎么看?”
“這兩年我在調研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鄉村小學空心化現象很普遍,而有些城鎮中心學校卻人滿為患,一個班級就有七八十個學生,最多的一個班級擁有近百名學生。”胡衛表示,這是發展趨勢,因為老百姓向往好的教育。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胡衛建議,第一,農村的學校布局要合理化,如果學校過小,就會出現學生混齡教育的問題,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第二,政府應給予一定重視,加大教育資金投入,提高教師待遇,把教師隊伍穩定下來。
目前,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發展,對農村教育質量的提升是一個利好消息。胡衛還表示,“要充分利用科技成果的轉換,把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加以輻射,讓農村地區的孩子也能夠享受到好的教育。”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