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國內已有14萬癌癥患者獲得免費藥物治療
24日,達伯舒衛生扶貧公益項目在江蘇蘇州啟動。儀式上,中國癌癥基金會理事長趙平介紹,去年一年已有17種高價抗癌藥物降價并納入了醫保體系。未來,醫療系統還將為提升國內低收入和貧困患者的藥物可及性繼續努力。
2018年,一部大熱的《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把國內藥物的可及性及購買印度仿制藥等問題再度擺在公眾面前。趙平坦言:“我私下里也看了《我不是藥神》,作為一名醫生,我完全理解患者們的心情。但我們不能因此鼓勵全社會為了藥鋌而走險、違法違規”。
趙平表示,為了讓中國的癌癥患者能吃得到、吃得起高價抗癌藥,醫療系統一直在努力爭取。“在《我不是藥神》上映后的這一年,我們已經通過談判使得17種高價抗癌藥物降價并納入了醫保。在2008年到2018年,我們爭取到國外藥廠一共向中國無償捐贈了價值超過23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藥品,發給低收入和貧困患者,為14萬癌癥患者提供了免費治療。”
本次項目的藥品提供方信達生物首席商務官劉敏介紹,此次提供的信達生物制藥自主研發的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一款用于治療復發/難治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PD-1抑制劑。2014年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2018年12月24日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上市。項目第一階段計劃在全國26個省級行政區、30個城市開展,經審核符合援助條件者,可免費獲得最多24個月的藥品援助。每年能為患者節省約16.7萬元的用藥費用。
趙平說:“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腫瘤的問題正日漸凸顯。患者在高昂的治療費用前難以承受成為了突出的矛盾。這種局面下,達伯舒等國產抗癌藥的研發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它們打破了外國藥企的壟斷,令外國藥企處于市場的壓力下也不得不降低在中國銷售的價格,減輕中國患者的用藥負擔。希望有更多的國內藥企大膽創新,讓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民眾。”
另據國家衛健委扶貧辦政策研究組主任朱葛介紹,國家目前針對貧困大病患者,選擇群眾反映集中、費用負擔重、診療路徑清晰、診療效果明確的病種,確定定點醫院、診療方案、單病種付費標準,開展專項救治。2019年,救治病種范圍擴大至25種。截至2019年3月底,已有1317萬人得到分類救治,覆蓋98.7%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
編輯:劉暢
關鍵詞:癌癥 免費藥物 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