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民生這個底兜得牢牢的 ——如何看待民生事業發展

2019年08月23日 07:13 | 作者:曲哲涵 韓鑫 李心萍 屈信明 邱超奕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人民日報8月22日署名文章:“中國經濟縱深談”系列述評之十四:民生這個底兜得牢牢的

——如何看待民生事業發展

人民日報記者 曲哲涵 韓鑫 李心萍 屈信明 邱超奕

從住了30多年的陰冷老屋搬進敞亮的廉租房,江西鷹潭72歲的徐書花老人樂得合不攏嘴:“過上好日子嘞!”

“吃這個抗癌靶向藥吉非替尼,以前每月得花不少錢,現在自付幾百元就夠了。”北京居民侯敏告訴記者,“政策好,我要振作起來,活出精氣神。”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加大民生領域投入,深化民生事項改革,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保障網織得越來越密實。

增投入抓改革,民生改善效果顯著

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取得進展。

——民生保障水平提升。

就業總體平穩。1至7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86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79%,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穩如磐石。

收入持續增加。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5%,跑贏GDP0.2個百分點,也遠高于CPI2.2%的漲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養老更加安心。養老金實現十五連漲。“一年一小步,累積效應非常可觀。像我國這樣能持續多年提高基本養老金標準的,在世界上并不多見。”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說。

看病更加省心。2018年,有13.4億人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實現人員全覆蓋。今年大病保險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進一步減輕群眾診療負擔。

居住不斷改善。2018年,全國棚戶區改造開工626萬套,完成30萬套公租房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90萬戶,更多家庭圓了安居夢。2019年1-7月,全國棚改已開工約207萬套,占年度目標任務的71.6%,完成投資6000多億元。

教育更加公平。多添一個蛋、一盒奶,托起一份健康成長的希望——今年,國家將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標準統一為每人每天4元錢。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92.7%的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兜底更加有力。2018年,中央財政將資金向財力薄弱地區、中西部地區傾斜,支持基層財政困難地區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國內多個省市繼續上調城鄉低保補助標準,全國城市、農村低保平均標準較2012年增幅分別達到75%、133%。

不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民生領域一直暖意融融。

這背后,是國家真金白銀的投入。今年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城鄉社區分別同比增長9.6%、8.3%、7.9%和11.2%。

“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在連年壓減的基礎上,2019年一般性支出再壓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3%左右。“‘三公經費’一壓再壓,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都在辦。”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教授鄒一南說。

——民生政策科學性增強。

為非建檔立卡的貧困“邊緣人口”建立救治臺賬;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范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同時開展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民生政策既有深度,又有精度,政策之間的系統性、協調性在增強。

“各項改革能針對需求結構、社會結構變化帶來的新問題精準施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百姓更多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所研究員張本波說。

——涉民政務效率提高。

醫保卡智能化,掛號、預約很便宜;個稅抵扣自己辦,手機APP輕松搞定……截至去年底,各地、各部門共取消證明事項6000余項;到今年底,網上可辦的省級、市縣級政務服務事項將分別不低于90%和70%。引入高科技手段,改善工作作風,管理部門服務更貼心,百姓得實惠。

“外部干擾”影響有限,民生改善基礎牢固

惠民利民政策接連不斷,民生改善效果看得見摸得著。不過,去年以來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一些人擔心會影響我國民生事業的發展。

——有人擔憂:百姓的荷包會不會縮水?物價會漲嗎?出國旅游受不受影響?

受訪者認為,不確定的外部環境確實會對部分行業就業,以及部分商品物價有影響,但我們的民生“成色”不會因之減退。

收入基礎穩。“去年以來,我國就業形勢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為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說。

物價形勢穩。有機構測算,一季度,我國整體進口價格指數比去年8月平均僅上漲了1.2%,遠遠低于流通企業凈利潤增長率和居民實際收入增長率。

很多患者擔心進口藥和醫療器械漲價。湖北長江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明介紹,受貿易摩擦影響的僅為核磁共振、X光檢查等少數醫用器械設備,由于不乏進口替代品,所以對市場最終售價影響不大,對患者的影響也很小。

消費選擇多。“中國護照‘含金量’越來越高,中國公民可免簽或落地簽前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那么大,一兩片‘烏云’,遮不住滿天霞光。”廣州居民李文瓊說。

——還有人擔憂:國際上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交織疊加愈發頻繁,未來中國是否有能力持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來自各方的答案是肯定的。

堅實的物質基礎,為改善民生提供強大支撐力。經濟發展水平決定民生保障水平。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巨大社會財富,使我們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目前我國經濟總量達到90萬億元規模,保障民生的物質基礎較為雄厚且仍在增強。

“穩中向好、長期向好是中國經濟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的大趨勢,改善民生源頭有活水。”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說。

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優勢,為改善民生凝聚強大行動力。集中力量辦大事、辦成事。“三大攻堅戰”發令槍響,人、財、物迅速集結,效率高、效果好。群眾關心養老金,政府啟動中央調劑制度。移動互聯消費成為“剛需”,政府推動、國企擔責,電信資費一降再降……

我國政府在改善民生過程中始終發揮主導作用,使民生政策“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有序落實,既避免“市場失靈”導致民生福祉下降,也防止過高福利引發社會問題。

“不同于西方某些國家經濟一‘走軟’,失業率就‘走高’的情形,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勢下,我們各項民生指標仍保持上揚態勢。”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這也是我國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

保障和改善民生,從來都不是一時性的政策安排,而是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回顧過往,越是爬坡過坎艱難時刻,我們的黨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念之再三、銘之肺腑。”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宇說,“有黨的領導,我們有信心克服時下的困難,也無懼更大的挑戰。”

激發內生動力,引入市場活力,民生改善穩步推進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看未來,政府、市場兩只手協同發力,更多民生“紅利”漸次釋放,更美的民生圖景鋪展開來。

——在確保民生投入的基礎上,民生政策更注重激發內生動力,惠民效果將逐步顯現。

就業政策突出“更高質量”要求,增強勞動力對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在援企穩崗、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等政策中,提高勞動力素質是一條鮮明的主線。比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今年培訓1500萬人次以上,3年內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設立專項賬戶,統籌用于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近期看,為的是穩就業;長遠看,是適應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需要,讓更多人憑借一技之長獲得更好的崗位和薪酬。”南開大學教授朱銘來說。

在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季,整合多家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崗位供給增幅仍略大于求職人數漲幅。朱銘來認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的目標可以實現。

教育政策強化“補短板”導向,提升人民群眾學有所教、學有所用的獲得感。摸清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底數并落實“一人一案”;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大對貧困地區“扶智”投入……樁樁件件,接地氣、得民心。

日前,安徽安慶市整合多家職教機構成立的職業教育集團開始招生。“下這么大力氣,就是讓年輕人長本事,好在家門口就業,讓老人和孩子不再當留守。”市長陳冰冰說,要以教育為牽引,帶動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營商環境改革秉持“放水養魚”理念,激發全社會創富干勁。“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減稅降費落地有聲。上半年我國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8.5天。小微企業融資難得到緩解,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0.71萬億元,同比增長22.5%。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估算,此輪減稅措施,預計每年可為小微企業減負約2000億元。

“啥都好!”浙江舟山嵊泗縣桃源大飯店經理徐雪紅說起未來喜上眉梢,“每個月光稅就少交7萬元。伙計們安了心,干活不惜力,我這小本買賣也有大奔頭。”

——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基礎上,更注重調動社會力量,公共產品供給將穩步改善。

“經過摸底排查,全國各地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有17萬個。這些小區管網破舊,甚至沒有電梯,老人生活很不便。”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說,今年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將積極創新投融資機制,吸引社會力量參與。

以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設立污水處理廠后,河北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小湯河水質變清,引來成群的野鳥游弋嬉戲。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季度末,文化、旅游、體育、健康、養老、教育等6類民生項目累計1443個,投資額1.3萬億元。

“購買第三方服務、引入社會資本,有助于政府滿足日益多層次、多元化的民生訴求。”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說。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鏗鏘承諾,溫暖億萬群眾心田。我們堅信,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中國經濟也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民生 改善 政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午夜影视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