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永遠的紅飄帶——從革命長征路到發(fā)展新征程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 題:永遠的紅飄帶——從革命長征路到發(fā)展新征程
新華社記者
長征是一次開創(chuàng)新局的偉大遠征。
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長征,實現(xiàn)了中國革命事業(yè)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自此,一條熠熠生輝的紅飄帶,永恒地銘刻在神州大地,蕩氣回腸,歷久彌新。
中華民族在復興之路上,必將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向時代交出一份圓滿答卷。
信仰之路: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
信仰的力量能有多強大?
600余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
對于紅軍身后留下的一長串數(shù)字,二戰(zhàn)名將、英國元帥蒙哥馬利在《三大洲》一書中稱贊:“這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軍事史詩,是一次體現(xiàn)堅韌不拔精神的驚人業(yè)績。”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
紅一方面軍,1934年10月從江西于都出發(fā),次年10月到達陜北,歷時一年,行程二萬五千里,部隊出發(fā)時8萬多人,抵達陜北時僅余六七千人。
紅二方面軍,從1935年南下湘中開始,歷時11個月,行軍16000余里,進行大小戰(zhàn)斗110多次,1936年10月到達陜甘蘇區(qū)。
紅四方面軍,從1935年強渡嘉陵江西進開始,歷時1年7個月,行程近萬里,于1936年10月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
紅二十五軍,在同黨中央失去聯(lián)系的情況下孤軍遠征,行程近萬里,先期達到陜北后鞏固了根據(jù)地,主動接濟隨后到來的中央紅軍,毛澤東稱贊“為中國革命立下了大功”。
信仰的力量,好似葵花向陽,讓紅軍戰(zhàn)士克服千難萬險,也要到達勝利的彼岸。
君不見,巍巍雪山之上,無數(shù)戰(zhàn)士手腳并用,逆風而行。有人倒下、有人昏迷,甚至有戰(zhàn)士犧牲前,還不忘留下自己的黨費。
君不見,茫茫草地之中,沒有村舍道路,有的只是漫漫泥澤。紅軍戰(zhàn)士前赴后繼,一個人犧牲了,后邊的人強忍淚水,接續(xù)前行。
艱難可以摧殘人的肉體,死亡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動搖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正是理想之光,指引著紅軍一路向前、向前。
長征,是一次思想交鋒的萬里征程。除了面對追兵阻敵和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紅軍還面臨同黨內(nèi)錯誤思想的激烈斗爭。
長征初期,由于“左”傾路線的錯誤,中央紅軍在血戰(zhàn)湘江中損失過半,由八萬多人銳減至三萬多人。追兵還不斷地包抄過來,出路到底在哪里?
歷史在此刻把聚光燈投向遵義。
80余年前,在位于遵義市子尹路的貴州舊軍閥柏輝章公館里,一場“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會議在此召開。
持續(xù)3天的會議,幾乎每天都開到深夜。一次次激烈的爭論、批評與自我批評之中,諸多問題得以解決——
全面地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紅軍失敗的教訓。
系統(tǒng)地闡明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特點和相應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深刻地批評了“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
遵義會議后,北上途中的歷次決議:瓦窯堡的窯洞中、洛川的會議室里、鳳凰山麓的煤油燈旁,都不斷讓黨走向成熟,直至中國共產(chǎn)黨人擎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大旗,促成全民族的覺醒與團結。
長征,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百煉成鋼,從這里走來,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發(fā)出了歷史先聲。
漫漫長征路,一次次警醒共產(chǎn)黨人: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yè)引向勝利。
如今,中國共產(chǎn)黨已成為擁有9000余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今日中國的中流砥柱,在80多年前的長征結束時,就有了“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磅礴偉力。
初心之路:勿忘人民的真理實踐
長征,一次檢驗真理、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征。
緊緊依靠群眾,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長征路上紅軍奉行的不二守則。
獻身干革命,毀家紓國難。正因為此,無數(shù)勞苦大眾前赴后繼,不斷壯大紅軍隊伍。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寫道:“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的經(jīng)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像一把烈焰,貫穿著這一切”。
長征途中,紅軍普通士兵年齡不到20歲,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也只有25歲。這樣一群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為什么能“不惜身死救天下”?“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力量又來源于哪?
答案,在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故事中——
出生于陜北農(nóng)村的劉志丹自幼目睹家鄉(xiāng)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萌發(fā)了改造社會、復興中華的愿望。1925年,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在組織的安排下,考入黃埔軍校學習。
大革命失敗后,劉志丹組織起義暴動,成為了西北紅軍和陜北革命根據(jù)地的重要創(chuàng)建者之一。陜北最終成為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抗日戰(zhàn)爭的出發(fā)點。
革命,往往伴隨著犧牲。1936年4月,劉志丹不幸犧牲于東征路上,年僅33歲。毛澤東聞此噩耗,為他題詞——
“群眾領袖、民族英雄”。
“一生為人民創(chuàng)造紅地,百姓到如今叫他青天。”如今的謝子長故居門前,貼著這樣一副對聯(lián)。
“作為陜北根據(jù)地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之一,謝子長有著鮮明的為民情懷。”謝子長后人、陜西省委巡視組組長謝京帥對記者說,因為為民請命、愛民如子,他在陜北被稱為“謝青天”。
謝子長在征戰(zhàn)中多次負傷,療傷期間,群眾送來一籃雞蛋,他只留一個,送來一袋面,只留一勺。他病逝時,年僅38歲。
革命英雄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他們身上“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的情懷,激發(fā)出氣壯山河的力量,鍛造了鐵流般的隊伍。
在整個蘇區(qū)時期,閩西先后有10萬工農(nóng)子弟參加紅軍和赤衛(wèi)隊,參加長征的中央紅軍主力8.6萬人中有2.6萬閩西兒女,而到達陜北時僅存2000多人。
湘江戰(zhàn)役中,6000名閩西子弟組成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擔任后衛(wèi)任務,在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后被敵人截斷,幾乎全軍覆滅。
師長陳樹湘鏖戰(zhàn)到彈盡糧絕,因腹部中彈不幸被捕。寧死不屈的陳樹湘從傷口處掏出自己的腸子,用力扯斷后壯烈犧牲,年僅29歲,兌現(xiàn)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錚錚誓言。
這正是紅軍所到之處,受到人民擁戴的原因——
紅軍就是工農(nóng)隊伍,為了人民利益而戰(zhàn)。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
長征途中,紅軍曾經(jīng)過十多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或雜居區(qū)。因為尊重少數(shù)民族習慣,真誠幫助窮苦百姓,當?shù)厝罕娛①澕t軍是“仁義之師”。
在寧夏西吉縣回民聚集的單家集村,一塊上書“回漢兄弟親如一家”的錦匾格外引人注目。
長征期間,紅二十五軍初到單家集時,頒布了 “三大禁令、四項注意”,深得回族群眾支持。之后中央紅軍來時,馬上受到熱烈歡迎,“這家搶,那家迎,又燒炕又做飯。”
以真心對待人民,人民也會還以真心。
“一送紅軍下南山,秋風細雨纏綿綿,山里野貓哀號叫,樹樹梧桐葉落完,紅軍啊!幾時人馬再回山……”武陽橋畔,《十送紅軍》所反映出的軍民魚水情,至今還在為人所津津樂道。
“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個“暖”字,既道出了紅軍渡過金沙江后擺脫敵軍圍困的喜悅,也緣于紅軍從老百姓那里感受到的溫暖。
紅軍長征經(jīng)過祿勸縣,除了在皎平渡參與渡江的37名船工外,給紅軍帶過路和幫助過紅軍的當?shù)厝罕姡妨现忻鞔_記載有姓名的就有135人……
軍民一心、生死與共,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力量源泉。
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展壯大的根本所系。
奮斗之路:長征精神的薪火相傳
長征,鍛造了共產(chǎn)黨人堅忍不拔的精神意志,書寫下中國革命的不朽傳奇。而這座歷史豐碑,也指引著一代代人接續(xù)奮斗、砥礪前行。
如今,長征播撒下的種子悄悄發(fā)芽,在紅軍走過的地方茁壯成長。
——他們不忘初心,追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
在福建省長汀縣中復村的觀壽公祠前,“紅九軍團長征二萬五千里零公里處”石碑,似乎在訴說那段不平凡的歲月。
56歲的鐘鳴是中復村的紅軍烈士后代。30年前,鐘鳴就利用業(yè)余時間收集紅色史料、學習革命歷史,進行義務講解。
后來,他的兒子也回到家鄉(xiāng)做起紅色講解員。父子倆希望,通過口耳相傳,讓這里的紅色精神永遠傳承。
如今,長征路上許多地標都活躍著“紅色講解員”。正因為他們,長征故事顯得更加生動感人、深入人心。
回望歷史,為了更好前行。
在湖北省石首市,三棵蔥翠的“紅軍樹”一字排開,矗立在桃花山紅軍樹革命烈士紀念園。67歲的守樹人劉克樹,已看護這棵“紅軍樹”31年。
他的父親劉道明是原桃花山蘇維埃政府主席。“父親與紅軍樹的感情很深,多年來一直給人講紅軍故事。”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父親去世后,劉克樹辭去工作,接替父親守護“紅軍樹”。“我守的不僅僅是樹,更是石首兒女的紅色精神家園。”
——他們牢記使命,弘揚長征精神,朝著民族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一不能忘本,二不能吃老本。”謝京帥說,不忘本,就是堅守初心,為人民謀幸福;不吃老本,就是不能故步自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80余載斗轉星移,硝煙散盡處贊歌仍在。“蘇區(qū)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一曲興國山歌傳唱80多年,蘇區(qū)干部的優(yōu)良作風也傳承至今。
作為“十三五”貧困村,江西省于都縣仙下鄉(xiāng)龍溪村,大部分房屋都在半山腰和坑溝里。這里的坡陡、路窄、彎急。100多個貧困戶散落在山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2017年,鄉(xiāng)黨委副書記袁勇鋒主動請纓,擔任該村第一書記。幾年來,他把龍溪村當成了家鄉(xiāng),把貧困戶當成了家人。通過架橋修路,發(fā)展藍莓、生姜、高山蔬菜等扶貧產(chǎn)業(yè),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征路上,新變化、新氣象不斷涌現(xiàn)。
位于長汀縣四都鎮(zhèn)的樓子壩村,如今河水清冽、道路平坦、花團錦簇。“黨和政府時刻掛念著老區(qū)人民,持續(xù)投入幫扶資金!”村黨支部書記陳先發(fā)說。
在政府支持下,陳先發(fā)帶頭成立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流轉土地450畝,發(fā)展臺灣大肉黃姜、檳榔芋種植,探索雜交水稻育種和中藥材種植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
記者再走長征路發(fā)現(xiàn),紅土地上建起一個個合作社、生態(tài)園、養(yǎng)殖廠。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歡聲笑語,回蕩在農(nóng)村城鎮(zhèn)中那些革命古跡周圍。
80余載,長征這條永不褪色的紅色飄帶,氣貫長虹,串聯(lián)起風起云涌的時代變遷。
80余載,長征這一薪火相傳的精神旗幟,歷久彌新,激勵著中華兒女一往無前。
穿越戰(zhàn)爭烽火,迎來滄桑巨變,走過崢嶸歲月,邁向嶄新時代……(記者宋振遠、孫少龍、胡璐、朱超、劉羽佳,參與記者劉書云、梁軍、任瑋)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紅軍 長征 革命 陜北 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