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全球再次響起“水警報” 1/4人口遭受資源極度緊缺危機
1/4人口正遭受“水資源極度緊缺”危機——
全球再次響起“水警報”
世界資源研究所8月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當前全球1/4的人口正面臨“水資源極度緊缺”危機。該報告再次引發各界對水資源現狀與未來的擔憂。
數據背后的缺水現實
世界資源研究所全球水資源項目負責人貝齊·奧托當天表示,通過對全球189個國家的水資源情況、干旱及洪水風險進行評估,17個國家每年消耗的水量超過其可用水資源總量的80%,被界定為處于“極度缺水”狀態,關涉全球近1/4的人口。并且隨著氣候變化導致的干旱頻發情況正不斷加劇。
報告顯示,這些國家中,有12個分布于中東和北非地區,其中卡塔爾最為嚴重,以色列和黎巴嫩分列二、三名。在非洲,利比亞和厄立特里亞用水壓力最大。印度作為唯一“上榜”的亞洲國家位列第13名,但因其人口數量是其他16個國家人口數量的3倍,形勢更為嚴峻。此外,即使在整體水資源壓力較小的國家,其個別地區仍可能遇到極度缺水的情況。
近來,全球缺水“警報”不絕于耳。泰國《世界日報》近日援引泰國氣象廳報告稱,泰國正遭遇近10年來最嚴重干旱;據英國《衛報》消息,納米比亞政府6月15日亦宣布,批準出售各地保護區中數種野生動物,以減少因旱情造成的動物死亡悲劇。
多重威脅加劇水資源壓力
當前,水資源短缺問題已影響到多個領域的運作與發展。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斯蒂爾指出,水資源壓力無人問津是個重大危機,將直接關乎糧食安全、地區沖突、移民問題和金融穩定。當用水需求與供應基本持平時,小范圍的干旱也將導致悲慘的后果。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認為,全球水資源的壓力來自多重因素的威脅:氣候變化造成極端天氣增多,降水量分布錯亂不利于水資源的儲存和利用;加之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等因素,用水量增多導致蒸發量變大,實際留給人類的水資源便越來越少。聯合國去年3月發布的《2018年世界水資源開發》也顯示,全球對水資源的需求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且這一速度在未來20年還將大幅加快。
此外,水資源浪費及污染問題治理不善也造成嚴重影響。印度本為水資源較豐富的國家,但近年來,水荒、水危機的頻率越來越高。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5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印度每年約有20萬民眾因水資源供應不足或水污染而喪生。
采取止損措施迫在眉睫
水資源危機已然迫在眉睫,各國紛紛思考應對措施。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8日報道,阿聯酋發明家和企業家阿卜杜拉·阿爾謝希制訂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拖冰山化水計劃”,希望從南極洲洋面物色合適的冰山,用船只托運至8800公里外的阿聯酋。這一計劃目前仍頗顯“無奈”。
王洪臣表示,當前世界各地應對水資源緊缺相對成功的舉措主要有三類,即跨流域調水、海水淡化和水資源可持續的循環利用?!暗谌c是根本對策。高度缺水的以色列正通過不斷探索提升污水再生利用率、強化海水淡化技術,逐漸成為世界上水資源開發和管理最成功的國家之一?!?/p>
今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在首屆聯合國國際水資源大會上強調,水資源的管理和治理事關人類和生態系統健康,同時也體現地區教育、文化、生態多樣性的狀況,促進可持續的水安全與和平至關重要。
水資源“紅燈”再度亮起,但人類仍有力挽狂瀾的時間與空間。貝齊·奧托建議,“極度缺水”的國家可以從廢水再利用著手,滿足工業和農業的用水需求。王洪臣也表示,根本上要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循環利用,構建節水型社會,同時輔以海水淡化和跨流域調水等對策,而做好碳減排工作、控制極端天氣是全人類更為長期的任務。
曹文瀟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全球再次響起“水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