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便民服務裝進了患者口袋
“真是時代不一樣了,不出家門就能和醫生面對面視頻咨詢;到了醫院不用再辦卡,掃二維碼就搞定;大部分的排隊手續在手機上就能完成,住院和出院結算都可以在手機上辦。像我這種糖尿病老病號,病足換藥護理還可以在網上預約護士上門,真的很人性化。”家住湖北省武漢市的周女士,對武漢市中心醫院近年來推出的一系列“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措施贊不絕口。
就醫環節80%遷移到手機
周女士一直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就醫,醫院發布便捷的線上服務功能時,她總會第一時間關注并使用。她感覺,看病過程中能在手機上做的事越來越多了,“排隊更少,等待時間更短了”。
“在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中,移動健康管家App是非常重要的入口,可以將更多服務放到手機上,裝進患者的口袋里。”武漢市中心醫院信息科負責人左秀然介紹,“醫院開展門診專科專家號源全預約,基于智能化規則實現患者放射超聲等檢查的自動預約,患者就醫等待次數平均減少4次~6次,就醫等待時間減少三成甚至一半”。
該院還在國內較早實現“自費+醫保+商保”患者的無現金全流程支付。患者可通過關注醫院微信公眾號領取電子健康卡二維碼,掃碼就醫;醫保繳費也可在手機上完成;支付寶的芝麻信用能夠先診療后還款。
該院推出移動一站式入出院自助服務。門診醫生開具電子住院導診單,患者微信、支付寶掃碼在手機端自助辦理入院登記;院中費用清單自助查詢,手機掃描腕帶二維碼可在線支付住院預交金,并實時接收住院檢查預約確認等各類智能提醒消息;出院結算可在手機端或病區自助機完成;出院后歸檔病歷復印可手機端提交預約申請,經審核確認,病歷物流配送到家。
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楊國良介紹,該院80%的就醫環節已經遷移到患者手機上。“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使用智能手機看病就醫的人群中,60歲以上的人群占到了11.2%,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增長。這堅定了醫院采取移動優先策略部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的想法。”
滿足居民線上線下需求
“武漢市中心醫院自2015年起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線上與線下實體醫院就醫流程無縫銜接,在改善醫療服務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武漢市中心醫院網絡醫療部負責人楊洋說。
目前,該院一方面面向社會,提供音視頻咨詢、圖文咨詢、名醫直播、慢病延方、在線審方、在線隨訪、慢病管理、院外延續護理等服務;另一方面針對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診斷、雙向轉診、遠程聯合門診、聯合病房等服務。兩類線上服務人數已達40多萬,覆蓋全國10余個省份,延伸到200多個鄉村。
同時,該院創新健康宣教模式,累計開展線上“名醫直播”130余場,居民在線參與專家健康知識講堂并實時互動,人數超過10萬;依托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糖尿病綜合健康管理站實現“五師共管”,管理人數達20萬;注冊17名護士,開展傷口護理、造口護理、糖尿病足護理、PICC導管護理等上門服務。
讓優質資源下沉基層
“沒想到在這里住院還有大醫院的專家給我治病,檢查既可以在社區做,也可以去大醫院做。”蔣梅芬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進了由武漢市中心醫院與其緊密型醫聯體單位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的聯合病房,對在這里的全新感受欣喜不已。
今年3月,該聯合病房在江岸區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運行,武漢市中心醫院派出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常駐聯合病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可登錄武漢市中心醫院云門診系統,為患者開檢查單。患者只需憑借收到的預約短信,即可按預約時間前往武漢市中心醫院接受檢查,檢查結果由武漢市中心醫院出具。
近年來,武漢市中心醫院將互聯網醫療與醫聯體建設緊密結合。向24家成員單位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實現了門診號源、住院床位、檢查預約等資源向基層開放;與基層開展遠程聯合門診、專科間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及在線病例討論、聯合病房等服務;建立檢驗、影像、病理、心電4大診斷中心,實行“基層檢查、上級醫院診斷”模式,不斷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編輯:劉暢
關鍵詞:便民服務 武漢 互聯網+ 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