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干貨!9個要點回顧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總體方案發布會
原標題:干貨!9個要點回顧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總體方案發布會
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下稱“臨港新片區”或“新片區”),并且印發了總體方案,即《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下稱“方案”)。8月6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唐文弘介紹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總體方案有關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9年8月6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總體方案有關情況。圖/國新辦網站
1. 臨港新片區在哪兒?
據方案介紹,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設置新片區。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先行啟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
2. 臨港新片區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對于新片區的發展目標,總體方案表示,到2025年,建立比較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打造一批更高開放度的功能型平臺,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區域創造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經濟實力和經濟總量大幅躍升。到2035年,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3. 臨港新片區選址有什么考慮?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介紹,新片區選擇在上海東南的臨港地區,選址考慮能夠承載國家戰略和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國際運輸條件完善,便于實施風險防控措施等要求。區域內運輸條件非常優越,有海港洋山深水港,有空港浦東國際機場,有鐵路,還有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另外還有高等級的內河航道,是國際上同類地區運輸條件最完善的,可以充分發揮洋山深水港和浦東機場國際貨運樞紐功能對于貿易和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先行啟動區域內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裝備制造、研發創新和金融服務等產業園區,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和配套條件,有利于政策制度更好更快落地見效。同時,這一地區還有城市功能,配套優質的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等資源,是宜居宜業的新城。
除了具備這些優勢,陳寅表示,臨港地區已經開發了15年,已經集聚了500多個產業項目,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裝備、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一些骨干企業,也集聚了一批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實現了一系列國家重大技術突破,也誕生了一批世界之最、全國第一的技術和產品。另外,在新片區已經集聚了一批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像中國航發商發、上海汽車、上海電氣、三一重工,還有跨國公司像特斯拉、西門子等。同時,臨港地區也是上海科創中心主體承載區,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一些新興領域已經集聚了一批高科技項目。
4. 上海將如何落實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
陳寅介紹,上海已經把總體方案各項任務舉措細化為三大類78項安排。
一是對總體方案明確的重點政策,將制定23項操作細則,比如境外人才執業、重點領域企業所得稅政策等,通過具體項目方式,直接推動15項政策的落地,比如先行先試金融業對外開放等。
二是對總體方案明確的創新舉措將制定35項實施方案,比如海關特殊綜合保稅區實施方案等。
三是對總體方案明確的區域功能,制定五項中長期綜合規劃,主要是空間規劃、產業布局規劃等。目前,上海市已經完成了新片區的管理辦法、特殊支持政策、政務服務方案等相關準備工作,將推動重大改革舉措優先在新片區試點,符合新片區產業定位的重大項目優先在新片區布局。
5. 相比上海自貿區其他片區,臨港新片區在制度設計上有何創新?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臨港新片區和上海自貿試驗區其他片區相比,在制度設計方面確實有不少的創新和提升。
第一,有了明確的、更高的定位。上海自貿區其他片區是明確打造“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而臨港新片區是在上海自貿區其他片區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等試點政策的基礎上,強調要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第二,豐富了戰略任務。臨港新片區在上海自貿區其他片區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基礎上,進一步強調服務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增加了“加強與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帶動長三角新一輪改革開放”等內容。
第三,突出了產業發展。和上海自貿區其他片區相比,臨港新片區將“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第四,在監管方式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包括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等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臨港新片區則將建設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一種新的類型,探索實施以安全監管為主、更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監管政策,可以說,這是特殊經濟功能在貿易自由化方面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促進內外貿市場一體化發展的有益探索。
6. 上海市對新片區建設有哪些特殊支持政策?
陳寅介紹,上海制定的新片區特殊支持政策,主要是聚焦于管理權限、資金支持、人才吸引、土地規劃、住房保障等方面。
“很多政策力度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賦予了新片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原則上上海的重大改革舉措優先在新片區試點,上海支持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政策舉措,在新片區全部適用”,陳寅說,今后,上海出臺的同類政策,對于企業和人才的支持力度優于這次政策,新片區按照“政策從優”的原則,普遍適用,同時也賦予新片區管理機構市級以及區級經濟管理權限。
陳寅接著舉例說,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發展環境上,主要是聚焦吸引國內和國際各方面的人才,“我們一共提出了12條政策,包括人才“居轉戶”(居住證轉戶籍)年限從原來的7年縮短到5年,核心人才進一步縮短到3年。另外,我們為外國人來新片區工作創造便利條件等,對于非本市戶籍人才購房資格,由居民家庭調整為個人。而且,原來的政策是購房需要繳納個稅或者社保年限要有5年,新片區縮短到3年”。
在資金方面,陳寅介紹,上海將設立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5年出資總規模不少于1000億,重點是要支持新片區內的高端人才、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
7. 推進新片區建設中,金融方面有哪些安排?
關于臨港新片區的金融支持,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介紹,下一步,在臨港新片區將試行更加開放、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金融政策,打造金融開放創新的新高地。一是進一步提升貿易投資的便利化水平。二是有序推進各項金融開放創新的措施,有效激發市場活力。三是進一步健全金融法治環境,優化營商環境。
王信還提到,“前一段時間金融委發布了11項開放措施,我們將支持相關的金融開放措施,優先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落地”。
8. 臨港新片區在提升開放水平方面有哪些考慮?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唐文弘介紹,《外商投資法》已于今年3月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將于2020年1月1日開始施行。《外商投資法》第13條規定,國家根據需要,設立特殊經濟區域,或者在部分地區實行外商投資試驗性政策措施,促進外商投資,擴大對外開放。自貿試驗區正是一種特殊經濟區域,《外商投資法》這條規定為自貿試驗區實行外商投資試驗性的政策措施、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法律依據。
唐文弘表示,臨港新片區設立之后,將會在總體方案框架下,全面推進投資領域各項試點任務,包括加強國際商事糾紛審判組織建設等。上海自貿試驗區現在已經設立了知識產權法院,以及金融法院,下一步還將加強國際商事糾紛審判組織建設,明確規定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和爭議解決機構設立業務機構,就國際商事、投資等領域發生的民商事爭議,開展仲裁業務。
唐文弘進一步介紹,臨港新片區屬于自貿試驗區范圍,自然適用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版負面清單于今年6月30日由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公布,已經從7月30日開始實施。
“下一步,我們將切實推動總體方案的落實,結合臨港新片區的發展定位,選擇電信、保險、證券等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唐文弘說。
9. 新片區將實施怎樣的稅收制度和政策?
陳寅表示,目前新片區方案共明確了五方面的稅收政策:第一,對與新片區產業發展規劃相適應的,具有基礎優勢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重點行業的關鍵核心環節相關企業,實施一定期限(成立之日起5年內)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按照15%進行征收;第二,在其他地區先行試點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個人所得稅政策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激勵效應;第三,積極探索通過自由貿易賬戶開展投融資以及金融業務的稅收政策;第四,新片區方案明確了與國際船舶登記制度相配套的稅收制度安排;第五,進一步鼓勵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對境外進入新片區海關圍網區域的貨物予以保稅或者免稅。
編輯:曾珂
關鍵詞:9個要點回顧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總體方案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