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聚·焦點聚·焦點
下半年經濟怎么干?委員這么看!
做好自己的事:盡心,盡責!
辦好自己的事,既要關照宏觀,更要聚焦微觀;既要盡心謀動力,也要盡責守底線。而在夏耕時節里守土有責的人們,也必將分享秋收的喜悅……
利潤增33%,國投集團咋辦到的?
在市場“找食兒”,向改革要動力!
7月18日,國資委公布2018年度及2016-2018年任期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集團”)再獲年度考核A級及任期考核A級。國投集團同時被評選為任期“業績優秀企業”和“節能減排突出貢獻企業”。
自2004年國資委對中央企業負責人進行經營業績考核以來,連續15年,國投集團不僅榮獲年度考核A級及連續5個任期業績優秀,還成為8家連續15年獲得A級的中央企業之一。
光環在身,但優秀不是評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
雖然沒有設定采訪的時長,但當全國政協常委、國投集團董事長王會生“開腔”,本報記者明顯感覺,記錄的速度跟不上。
他很忙。上半年,在全球經濟風云莫測、中美貿易摩擦給中國經濟帶來壓力的情況下,王會生帶領國投集團收獲凈利潤增長33%的成績。這樣的期中成績,照說可以松口氣了,但在王會生看來,成績的取得,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公司上下齊心、改革創新的結果。
但成績只代表過去。擺在他眼前的,還有一串長長的任務表。比如逐步推動轉型升級,以“為美好生活補短板,為新興產業做導向”為發展目標,國投集團在環境治理、健康養老、醫療服務、生物、制造業、人工智能等多個新產業,都在積極展開投資。“國投作為一家沒有行業資源依托的國有企業,必須通過‘在市場里找食兒’,遵循市場規律,不斷轉型發展,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在投資企業中推進法人治理結構……”這是王會生常常說的一句話,而國投集團連續16年利潤增長保持20%以上,或許就是在轉與痛之中,汲取了前行的動力。
實打實算算賬,不難發現,國投集團作為國資投資的“方向標”,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向改革要成績。
“當前,我國推動重大基礎產業發展,以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同時,我們也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國投集團角度看,我們目前管理的非金融機構資產是6200億元,金融資產是1萬億元。我們對于傳統產業的資產比例已經降至45%以下,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提高到了55%以上。我們通過管理的1600多億元基金作為引導資金,其中75%左右投到了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為的是搶占戰略制高點。剛剛開市的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中,我們投資了5家,聚焦具有高成長性的‘卡脖子’產業。”
長遠方向清晰,并不代表眼下就能實現收益。但國投集團的情況還有所不同。
“前幾天開董事會,我們還說到這個事,大家確實覺得,這么大的投資公司要轉型,投資標的有進有退的情況下,還能保證利潤不下滑,成績確實來之不易。我個人覺得,這是這家企業長期能力積累的結果,這里當然也包括隊伍多年的鍛煉。”王會生這樣說。
未來,王會生認為,大家要做好自己的事,盡管全球變化莫測,企業自己也在轉型,高質量發展也在過程中,但他總覺得,目前無論是國投集團,還是中國經濟,發展勢頭都很好,要鞏固這一好勢頭,就需要繼續創新改革。
“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我們也在研究出臺新的舉措,這種混合不能是你持有一些我的股份就算混了,也不能是上市了就算混了。最近,我們并購了一批公司,并購之后:過去它們做得好的地方,我們還保留;過去沒有的資源,我們可以互通。在這一過程中,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好地發揮這些新機制的作用,來抵御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風險。”王會生語速很快,聽者認為,這件事值得期待。
活金融之水,捍風險底線!
服務一企一策,風險露頭就防
“我認為這次會議非常重要,對于全黨上下增強信心、保持定力、堅定底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會議的精神,圍繞此次會議部署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扎實地做好下半年的金融改革和發展工作,按照‘六穩’的要求,切實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我認為,重點在三個方面。”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是金融圈里的“紅人”,他的勤于思、善于行令人欽佩。圍繞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于金融業的要求,他也在第一時間與本報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周延禮提到的三個方面,究竟是什么?
第一,要充分認識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務之急。“會議要求‘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的看,金融業要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大力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解決當前我國金融供給和需求的結構性突出問題、服務實體經濟、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補足金融監管短板等方面的政策指引,本質是通過改革實現金融制度優化和金融服務效率提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改革,即通過金融制度的優化變革,補齊短板,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的提升。”周延禮這樣說。
第二,要全力以赴推動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事實上,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我們已經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覺得下一步,在服務小微企業時,金融業要繼續堅持‘多方參與、綜合施策’的思路,鞏固成效,提高效率:不僅要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動性和專業性,實施‘一企一策’、‘一業一策’,敢于為小微企業融資,還要通過各種政策溝通平臺和方式,促進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的溝通交流。更要拓展思路,在積極利用保險拓寬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的同時,鼓勵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股權投資基金體系發揮作用。”周延禮這樣說。
他特別聚焦了國之重器———制造業的金融需求。“金融業要充分認識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也離不開金融機構的高質量服務。因此,改進制造業融資環境需要各級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與企業共同發力、相向而行:第一,發揮金融監管部門引領作用,強化銀企信息對接,深化聯合授信管理,充分發揮保險功能,與相關部門聯動,指導保險機構擴大制造企業保險覆蓋范圍和保障程度,明確制造業金融支持重點,運用‘逆周期’思維,引導銀行業科學調整信貸政策,在經濟下行期區別對待、有保有控;第二,提升銀行保險機構的服務能力,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鼓勵開展創新型業務,創新風險緩釋手段,創新貸款期限,創新風控機制,充分發揮保險功能。”
第三,要在穩增長基礎上防風險,實現“兩不誤、兩促進”。
“要辦好自己的事,前提就是把握好風險處置節奏和力度。近年來,金融風險呈現出多發和頻發態勢,成為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攔路虎’。經過治理,金融風險有所緩解。但也要看到,在前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過程中,滋生出了新的風險。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隨著中國金融開放程度提高以及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將更多、更大,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永遠在路上。因此,我建議我們采取以下政策導向:一是在處置風險的過程中,要按照金融風險產生來源的不同、影響大小的不同,分類處置,積極引導市場參與的力量,并在發展中逐步化解;二是管控風險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防止政策疊加帶來的緊縮效應,以及‘一刀切’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要把握好逆周期政策的度,避免短期強刺激政策成為損害長期發展的風險之源。”周延禮思維縝密。
化危為機,信心就是力量!
從政府到市場,都要做好自己的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的判斷,兩次用到了‘風險挑戰’:一是今年以來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二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先說風險挑戰增多,后又強調面臨新的風險挑戰,這提示我們,對形勢不可掉以輕心。但經濟演變趨勢與主觀期望、主觀作為直接相關,因此從政府到市場,都必須做好自己的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觀點明確。
在劉尚希看來,這次會議特別強調了改革,體現了用改革的思維、改革的辦法來應對當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決心:一是依然強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加快‘僵尸企業’出清。有效應對經貿摩擦,全面做好‘六穩’工作;二是強調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和投資;三是強調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增添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加快重大戰略實施步伐,提升城市群功能;四是強調建立長效機制,也就是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拖欠賬款問題;五是強調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握好風險處置節奏和力度,加大改革力度來化解新的風險。由此可以期待,只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真正深化改革,搞好政策協調,妥善應對,經濟發展面臨的復雜形勢和風險挑戰就可以化危為機。“信心就是力量!”劉尚希這樣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下半年經濟 委員 國投集團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