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脫貧者說 脫貧者說

學門手藝 擺脫貧困

2019年07月24日 15:57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四川省青神縣積極扶持當地企業創辦“扶貧車間”,使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上崗就業。圖為當地紅運鞋業的“扶貧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加工產品。

ghkk

張忠蘋攝(人民視覺)

“我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新時代,希望更多跟我一樣的窮孩子能通過技能改變命運。”寧顯海,來自四川大涼山,雖然家庭貧困,但是憑借技能,他走上了世界技能競技的最高舞臺,一舉奪得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冠軍。

無論是在西南邊陲的偏遠山村還是東南沿海的繁華都市,長期以來,人們都希望借著一技之長立足社會,在貧困地區,這種需求尤為強烈。畢竟,給錢、給物只是一時,給技能則是長久之利。許多青年,盼技能。

而從東北老工業基地到長三角、珠三角制造重鎮,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的技能人才緊缺。在一些領域,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高達2以上,這意味著兩三個崗位等一人來就業的現象很普遍。

有人缺技能,企業缺人才。怎么辦?近年來,人社部門深入開展技能扶貧行動,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接受技工教育。當同齡人還在迷茫就業方向時,許多畢業生已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技能,正為貧困青年插上“翅膀”,助他們飛出“大山”,脫貧成才。

招進來——

為貧困青年插上“翅膀”

董浩然,19歲,是遼寧省阜新市技師學院數控加工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兩年前,董浩然順利考上了高中,但因為家庭困難,分擔家庭壓力的愿望強烈,他選擇了技工學校,又選擇了當下制造業中熱門的數控專業。班主任評價他,“動手能力強、樂于學習鉆研”,現在是班長,將來也是參加技能大賽的好苗子。

3年學習期間,董浩然不僅學費、住宿費全免,每學期還有2000元的助學金,大大緩解了這個農村家庭的經濟壓力。“教育培訓一人,就業創業一位,勤勞致富一戶”,按照這個思路,近年來,人社部聯合國務院扶貧辦深入開展技能脫貧千校行動,幫助有就讀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接受技工教育,幫助貧困家庭勞動力免費接受職業培訓。2018年,共開展貧困勞動力培訓200萬人次,技工院校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6.42萬人。

記者走訪遼寧省沈陽、阜新、鐵嶺等地了解到,不少技工院校農村生源可達90%以上,一些有條件的技工學校已實現為所有學生免除學費。“我們大力推進技工教育,讓更多貧困家庭的孩子有學可上,將來能有一技之長。”遼寧省遼西技師學院院長張莉艷說。

但是,招生難的問題同樣困擾著許多技工學校。一方面,入學人數在減少,這是大背景;另一方面,家長、學生觀念沒轉變,重學歷輕技能,能上高中大專,很少有人上技校;還有一些家長想,有的行業簡單培訓就上崗,為何還要花上3年念技校?

“所以學校老師人人都是宣傳員,人人都要懂政策。”張莉艷說,技能人才是就業市場緊缺,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方向;技能,更是青年人未來看家的本領,是立足社會的長久之計。當前政策好,我們要做好落實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把招生宣傳到炕上”。

培養好——

“真材實學”,技能傳幫帶

技工教育怎么樣?技能人才怎么教?許多人并不了解。

從學校教室、實訓基地到比賽現場和實習工廠,記者發現,“真材實學”是許多技工院校教學的方向。

有真材料。在阜新市技師學院,主教學樓后一個個獨立的教學基地連成片,從數控機床、汽車維修設備、焊接設備到工業機器人,儼然一座座小工廠。“我們這兒的機器能加工能出活兒,在這兒學習,學生早就身臨其境,輕車熟路。”帶路參觀的老師說。大大小小的機器旁,常能看到不少半成品整整齊齊羅列一展柜,“這都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學一點做一點,課程學完作品也成型了。”帶課的專業老師說。學校愿意花錢買設備、買材料,“真刀真槍”地教技能,木材、蘿卜湊合練的情況已經逐漸成過去。

有實地學。一年學理論、一年學實踐、一年進企業,技工院校一般3年制,緊鑼密鼓,年年有重點。當前,許多技工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不僅把企業的技能大師、能工巧匠請到學校當老師,也讓學生進企業、真鍛煉。阜新市技師學院與海爾集團、徐工集團、遼寧廣廈鋼結構有限公司等企業長期合作,打造重點專業的校外實習基地。實習不白干,記者了解到,學生實習期間報酬一般在每月2000元左右。

除了學技能,技工院校這3年也是學生人格養成期,這方面,學校同樣重任在肩。“我們要因需施教,哪里不夠從哪教。”一些校長和老師說,許多學生剛來的時候基礎差、不自信,走路都低頭,這更得靠學校在品德、心理、針對性教育和輔導上多下功夫,讓學生身心健康與技能提升“齊步走”。

培養技能人才不是一所學校的“單打獨斗”,更依靠校企聯合、校外平臺、技能比拼發揮作用。全國技術能手、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的栗生銳今年40歲,他說,“都說技能成才難,但是今天技能人才成長的環境比我們那個年代好太多。”從各省市專業技能大賽到世界青年技能大賽,各個層級各個領域的專業比賽為技能學生提供了許許多多開闊眼界、切磋學藝的好機會。“以賽代練,以練促學。”“80后”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方文墨說,自己當初就是這樣學習進步的,今天的青年人,更是不愁切磋施展的大平臺。

師傅帶徒弟,技能傳幫帶。記者走訪許多企業,聆聽許多技能大師的故事,發現帶出一支有戰斗力的技能人才團隊,是他們當下共同傾力的事業。這個目標,需要更多青年人加入;這樣的氛圍,也在企業與學校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為學生的成長帶來更多可能性。

送出去——

只要肯吃苦,不愁沒出路

見到齊斌時,他正在高速運轉的工廠車間操作數字機床,在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工廠里,扮演著關鍵角色。

齊斌今年20歲,從技工學院畢業參加工作已有一年時間,每月近6000元的收入讓他覺得這個學上得很值。“同齡人還在花錢,我已經能為家里分擔經濟壓力了。每天的操作中我都在學習新的知識,行業未來前景也不錯!”

像他這樣順利就業的技能學生不在少數。不少技工院校校長說,只要學生肯吃苦,畢業根本不用愁就業、愁出路,許多專業基本是供不應求的狀況。人社部數據也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技工院校2379所,每年向社會輸送約100萬名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這么穩的就業成績從哪兒來?

——專業設置市場導向。多年前,阜新市技師學院就開設了數控技術應用、焊接技術等專業,在同類院校中起步較早。同時,學院還設置了一批適應市場需求、就業率高的專業,包括電梯安裝與維修、工程爆破、鉆機司機等。“我們都是先考察市場,再開設專業。”阜新市技師學院副院長齊心說,學校在設置專業時瞄準市場需求,確保培養的學生能就業、有前景。

——學校為學生找就業。不久前,張莉艷趁著到山東出差的間隙,3天跑了8家公司,一家家談學生就業協議,點對點輸送人才。記者看到了張莉艷此行帶回的成果——一疊實習就業單位情況表。里頭把企業概況、招收工種、見習和轉正工資、五險一金、食宿等待遇寫得清清楚楚。摸清市場需求,開拓全國就業渠道,這是許多技工學校在做的事情,來自企業和市場的真實需求,是他們最大的底氣。

“知識改變命運,技能也可以。”在今年7月15日世界青年技能日的主題報告會上,方文墨對臺下許許多多的技工院校學生這樣說道。他的人生就是這樣,從15歲走進技工院校,他走出了一條跟同齡人不一樣,卻同樣大放光彩的道路。這條技能成才之路,產業振興之路,正期待著更多青年人來探索。

【編輯點評: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改變人生。尤其對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

編輯:曾珂

關鍵詞:學門手藝 擺脫貧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 亚洲无线看国产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 色丁狠狠桃花久久综合网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看三级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