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科創板投資需要"配套"新思路
科創板股票“炒新”熱情高,一是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有限,具備一定的稀缺性;二是科創板企業普遍處于成長期或更早的培育期,市場對這些成長型企業寄予厚望;三是投資者仍然存在較重的投機心理。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并謹慎參與“炒新”,以全新的投資思路迎接科創板投資考驗。
7月22日,科創板“鳴鑼”開市。截至收盤,25家公司首日平均漲幅約為140%,換手率約為77%,市盈率約120倍,部分指標創出歷史新高。盡管資本市場歷來有“炒新”的傳統,但在這一刻,市場的交易熱情、投資預期、資金參與度被放大。市場對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首日大漲觀點不一,有人擔心市場風險會跟著被放大。還有人認為,在前所未遇的新制度和新規則下,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投資需要更新的思路和更新的認識。
科創板的設立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股票“炒新”熱情高,與三方面因素有關。一是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有限,具備一定的稀缺性,市場給予了一定的溢價交易;二是科創板企業普遍處于成長期或更早的培育期,盈利水平及其穩定性與主板企業相比差異較大,用市盈率指標來衡量這些企業的估值水平可能并不一定合適,市場對這些成長型企業寄予厚望可以理解;三是長期以來,我國股票市場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投資者仍然存在較重的投機心理,甚至部分機構投資者也會跟風買入某些概念股。
在科創板推出初期,新股通過市場機制作用實現價格發現需要一個過程,投機炒作看似不可避免,不過投資者仍應理性看待并謹慎參與“炒新”,以全新的投資思路迎接科創板投資考驗。
考驗首先來自全新交易規則。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已經在發行、上市、交易、退市等一系列環節做好充足的準備。為防范科創板股價異常波動等風險,監管部門引入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避免不合格投資者跟風炒作;在連續競價階段引入價格申報范圍限制,實行市價申報保護限價,對盤中異常波動實施臨時停牌制度;公開異常交易監控標準,并將在新股上市初期加強異常交易行為監管;等等。這些新規則的設計和考慮不可謂不周全,不可謂不及時,但瞬息萬變的市場仍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新情況,需要投資者、中介機構、上市公司等各方逐漸磨合和適應,強化“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的思維,全新審視科創板投資。比如,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在上市5個交易日之后,實行20%的漲跌幅限制。同時,實施“價格籠子”,退市更直接、更及時。投資者要想避免“烏龍指”等“失誤”情況,需要對新規則更加熟悉,合理調整和完善以往交易規則下的投資行為。
跳出二級市場看,科創板的全新市場化定價發行機制與現有新股發行核準制有本質區別,投資者還需要引入一二級市場融通的新思維,對多層次資本市場之間、不同板塊間甚至不同交易所之間股票估值作出合理判斷。從歷史經驗看,上市初期漲幅過高的新股,后續往往伴隨回歸基本面的過程。隨著注冊制的推進,后續將有更多新經濟企業到科創板上市。投資者不妨風物長宜放眼量,理性看待科創板估值的不確定性,合理分析一級市場定價難題以及股票掛牌后二級市場的資金博弈,做到對風險的盡早和全面防控。
從投資習慣來看,投資者需要從科創板擬上市公司的特殊性,看到全新的投資邏輯,遵循全新的投資規則,避免更多關注公司短期行為、主題投資熱點、個別財務指標以及眼花繚亂的營銷活動,同時應更加看中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長性,強化價值投資理念,選擇合適時機介入合適的股票,長期持有陪伴科創企業成長做大,獲得相應投資收益。
面對科創板這一新生事物,既然市場各方都缺乏真實的參與經驗,就更應該俯下身段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完善規則,尤其是在投資環節,需要更多“配套”的新思路。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風險,各方應做好相應預案,多一分理解、多一點包容,共同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共同遵循資本市場內在規律。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科創 創板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