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垃圾分類”升溫 業內:有望打開萬億元級新市場
“垃圾分類”日趨升溫,新的商機不斷涌現
垃圾堆里“淘金”
“餐廚垃圾,要扔到廚余垃圾窗口,紙皮、礦泉水瓶屬于可回收垃圾……”在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的一個小區內,智能分類垃圾房管理員正在指導著居民進行垃圾分類。該小區已安置多個生活垃圾分類點,分別放置著4個垃圾箱,箱體標明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作為全國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烏魯木齊市已出臺《烏魯木齊市2019年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今年年底前,全市將新增居民垃圾分類小區不少于220個。到2025年底,自治區地級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繼而向下延伸不斷推進。
7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與此同時,全國多地也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在垃圾分類新風尚的背后,新的產業藍海正在開啟,越來越多的企業也看到其中的商機,一些傳統企業通過介入環衛設備制造、餐余垃圾處置、垃圾分揀、垃圾回收歸類等垃圾分類多個領域,掘金“垃圾堆”。
一個萬億元級的新市場
“在得知被列入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后,我們立即著手聯系相關廠商,進了一批分類垃圾桶、彩色分類垃圾袋、垃圾分類兒童道具等垃圾分類‘神器’,事實證明銷路特別好。”烏魯木齊一家商超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日,記者走訪烏魯木齊市部分超市、家居用品店發現,垃圾分類產品已悄然上架,受到市民青睞。“近段時間來超市詢問垃圾分類相關產品的市民挺多,目前已和供貨廠家對接,還會有更多的產品進來擺上貨架。”烏魯木齊市新民路上一家超市的促銷員說。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垃圾分類立法的推進,有望打開一個萬億元級的新市場。目前,不少嗅覺敏銳的企業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據了解,垃圾分類將在以下幾個領域帶來較大的投資機會:一是餐廚垃圾處理;二是環衛設備升級;三是再生資源回收;四是垃圾焚燒處理。
在上海,餐廚垃圾粉碎機和垃圾桶賣到脫銷,商家不得不采取限購或預約政策。數據顯示,6月18日當天,京東垃圾處理器類目的成交金額同比超過去年的150%;在天貓上,一款廚余垃圾處理器首小時成交金額超過去年的410%,1分鐘超去年全天。
根據安信證券測算,到2020年,餐廚垃圾產生量預計將達到11070萬噸,預測到2020年整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投資市場規模達1524億元。此外,垃圾分類將利好再生資源回收。根據E20研究院預測,垃圾分類回收將是我國又一個百億元級別的潛在市場,市場空間將在2019~2020年逐步開啟。
“我們在垃圾分類整個流程中,是直接參與到垃圾處理中的。”福建泉州一家智能機械企業的負責人說,“公司研發的智能環衛車,已經在市場投入使用。”
“在垃圾分類上,一方面開發了面向農村市場的小型垃圾處理設施,另一方面還介入城市大規模垃圾分類以后的焚燒處置。”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德環保科技股份公司專家杜歡政說,近年來,作為國內環保行業龍頭,中德環保科技股份公司積極介入垃圾分類市場。
分類回收智能化趨勢
“我們為小區配備專門的垃圾分揀員,并定期向市民發放垃圾袋,做垃圾分類宣傳。另一方面,已開始嘗試‘吃’垃圾、‘吐’禮品的垃圾智能分類回收平臺。”烏魯木齊市一家垃圾處理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從前端投放到后端處置,全部成熟后,這些負責運營職能分類回收的平臺,就可以將垃圾更好地回收利用,從而獲得一定經濟收益。”
依照住建部等部委今年6月發布的《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天津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底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2019年起全面啟動,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
業內人士指出,從國家的規劃可以看出,智能化處理系統是垃圾分類的發展方向。智能化、大數據、“互聯網+”等創新技術,成為企業深度參與垃圾分類產業鏈的法寶。記者采訪發現,不少企業采用生活垃圾的分類服務點+智能回收箱+專門的特定服務,運用大數據相關,將分類好的垃圾進行數據方面的統計,便于再次收用和處理。
在杜歡政看來,隨著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將為大的企業帶來重大利好,“首先,垃圾從隨便亂扔到必須規范處置,形成了巨大的市場;其次,原先一些項目不規范的中小企業就可以做,如今需要規范的大企業來處理”。
“目前,公司的全智能垃圾數據采集軟件已經研制成功,當垃圾桶的垃圾滿了時,系統后臺會自動報警,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提示前往回收,實現垃圾的智能回收;同時,通過數據采集,可以了解到哪些區域的垃圾投放需求較大,從而進行垃圾桶智能投放。”泉州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
廣東垃圾分類起步較早,借助廣東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垃圾分類效率及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先發優勢明顯。在中山,帶有二維碼的可降解垃圾袋讓市民自覺分類投放垃圾。目前,中山正探索“互聯網+垃圾智能分類”方式,在前端環節推出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系統。該系統主要由禮品兌換機、垃圾袋自動發放機、垃圾分類收集設備等部分組成,憑居民卡或手機APP在垃圾袋自動發放機掃碼后領取可降解垃圾袋。在深圳,“互聯網+垃圾分類”的智慧社區也正形成。垃圾分類領域企業德立信與小區物業結合打造綠色物業智慧社區。居民將垃圾分類裝好后投入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同時后臺大數據管理系統記錄社區垃圾分類投放數據,并對社區居民個人投放行為監控。
共同推進垃圾分類
根據試點城市情況,46個試點城市中70%的城市通過市場化方式采購垃圾分類運營服務,其中20%城市的垃圾分類運營服務合同金額超過1億元。業內認為,今年起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將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預期大部分城市將通過市場化方式采購垃圾分類運營服務。業界認為,我國垃圾分類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政府、企業等方面的共同推進。
泉州市碧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炳金表示,目前垃圾分類處理仍有“短板”亟須補齊。一方面,公眾對垃圾分類處理的認識還不夠,主動分類投放意識不強;另一方面,一些配套政策還有待完善。“近年來,業界大多看到了垃圾分類市場的前景,想介入這一市場,但由于在部分垃圾的回收資質方面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導致沒辦法進入。例如,前兩年我們想在泉州從事廢電池收集,但在詢問環保部門時,發現暫時無法辦理危險廢物收集經營許可證。”
福建海西再生資源產業園區項目經理許奎星認為,政府的扶持、引導也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入駐園區的企業投產后,根據所產生的本級增值稅所得稅留成部分,設立產業扶持基金,按照入園企業年度繳納的增值稅及所得稅所形成的南安市本級留成財力控制,給予前三年不低于全部財力的獎勵,后三年不低于一半財力的獎勵,并且園區提供技術、金融的服務,讓企業主導自身的生產經營。”
在杜歡政看來,上海首次明確對生活垃圾全流程進行分類,確立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和相應法律責任等,基本建成覆蓋分類運輸、分類中轉至末端處置的全程信息化監管平臺。
本報記者 吳鐸思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垃圾分類”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