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甘肅逾11萬保潔員“掃村” 官方斥巨資治理農村垃圾
中新網蘭州7月22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甘肅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周興福22日報告稱,該省自實施《甘肅省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來,全省組建配備村莊專(兼)職保潔人員11.2萬人,去年以來省級財政投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資金1.2億元,但全省每年農村生活垃圾總量在500萬噸以上,且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長。
當日,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在蘭州舉行。周興福在會上報告稱,該省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于4月上旬至6月下旬,先后赴武威、酒泉、嘉峪關、隴南、甘南等5個市州的17個縣區、36個鄉鎮、55個村、25個垃圾集中處理點進行現場檢査,并采取隨機抽查、現場詢問、座談討論方式,聽取了人大代表、基層干部群眾等各方面意見。
該監督調查報告披露,去年以來,省級財政共投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資金1.2億元。同時,整合相關項目資金,鼓勵社會資金、企業資金進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領域。各市州、縣市區共投入資金30多億元,用于農村生活垃圾礎設施建設和管理運行費用。比如,武威市縣兩級財政共安排獎補資金2.4億元,重點用于垃圾收集、轉運、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保潔人員工資發放。
截至目前,甘肅省共配備收集轉運車輛2.6萬輛,建成垃圾處理設施280座。一些鄉村還建立了農村生活垃圾收費制度,通過“一事一議”方式適當向農戶收取垃圾處理費用。
報告稱,甘肅還立足農村實際,創新探索了生活垃圾治理的有效途徑。比如,在城鄉結合部或列入小城鎮規劃建設的村莊,采取城鄉一體化處理的模式,將農村生活垃圾納入到了城市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之中。在偏遠山區或人口居住分散的村莊,采取戶投放、村收集,就近就地填埋、堆肥、焚燒的處理模式。在缺乏集中處理條件的村莊,組織村民妥善儲存生活垃圾,安排保潔入員和清運車輛定期轉運到指定的處理場所進行處理。
周興福表示,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官方廣泛宣傳引導,省、市、縣、區、鄉鎮分別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并制定出臺多項政策和措施,全省農村垃圾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村環境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但仍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粗放、隨意,垃圾分類工作不夠規范,二次污染的隱患較大等問題。
編輯:曾珂
關鍵詞:甘肅逾11萬保潔員“掃村” 官方斥巨資治理農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