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法律服務需求
公共法律服務要成為一種“隨時隨地隨身”的服務,群眾的知曉率、首選率和滿意率是評價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的根本指標
黨政機關決定重大事項前必聽法律意見,營商環境建設需要全方位法律服務,鄉村善治依靠法律護航……更好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期待,迫切需要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近年來,各地結合實際進行深入實踐探索,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建設。當前,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工作室、村(居)法律顧問已經基本實現全面覆蓋;12348熱線電話覆蓋城鄉,大部分省份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服務;中國法律服務網不斷增加新功能,全國法律服務電子地圖讓群眾在指尖實現尋找的便利……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法律服務水平在城鄉間、地域間、群體間的差異依然存在。比如,欠發達地區法律服務資源相對短缺,主要體現在人才不足、設施設備缺乏、資金保障難等方面。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地區,律師、專業法律服務人員不足,政府投入公共法律服務的資金存在缺口。有鑒于此,《意見》提出了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的具體措施,促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普惠化、均等化,讓人民群眾在接受公共法律服務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盡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落實這一要求,我們就要堅持改革創新、統籌協調,創新公共法律服務內容、形式和供給模式。一些好的經驗值得總結推廣。比如,有的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進駐當地市政綜合服務大廳,與其他市政服務集中辦理,真正從人民群眾角度實現了“一站式”辦理;不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增加了司法鑒定、公證、仲裁等前端業務指引服務;有的地方探索“套餐式”服務,為農民工進城打工、道路交通事故等,提供綜合性的一攬子服務,等等??梢哉f,改革創新前進一步,老百姓的獲得感就增強一分。
公共法律服務要成為一種“隨時隨地隨身”的服務,群眾的知曉率、首選率和滿意率是評價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的根本指標。未來三年,公共法律服務要讓人民群眾會用、愿用,就要扎根基層、貼近百姓,適應群眾的習慣和要求,做到“抬頭能見、舉手能及、掃碼可得”,讓群眾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務方便、快捷、無障礙。同時,高品質的公共法律服務是最好的推廣,高質量的服務過程是贏得信任、贏得支持最有說服力的方式。在繼續擴大服務供給的同時,提高服務品質,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務管用、好用、習慣用,使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我們就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領域、多樣化、高品質法律服務需求。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法律服務 公共 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