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3. 27萬億怎么花的?中央部門第九次集中“曬賬本”
(經(jīng)濟觀察)3.27萬億元是怎么花的?中國中央部門第九次集中“曬賬本”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財政部19日上午公布2018年度部門決算,隨后國家郵政局、國家信息中心、科學技術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外交部、水利部、國家發(fā)改委等共計93個中央部門的“決算賬本”如約而至。這是中央部門連續(xù)第9年曬出“決算賬本”。
據(jù)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6月26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上的《關于2018年中央決算的報告》,中央本級支出32707.81億元(人民幣,下同)。
社會關注的“三公”經(jīng)費,2018年中央本級“三公”經(jīng)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39.92億元,比預算數(shù)減少17.14億元。劉昆解釋,這主要是中央部門按照過緊日子的要求,從嚴控制和壓縮“三公”經(jīng)費支出,以及受客觀因素影響,部分因公出國(境)、外事接待任務未實施,公務用車支出減少。
包括“三公”經(jīng)費在內,中央部門19日集中公布各自賬本。“今年的決算公開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錢花在什么地方、效果如何,公眾一目了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決算工作細致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大幅提高。
從中央部門決算公開的情況看,總體水平不斷提高,決算涉及到公眾對財政花錢的了解,決算涉及到政府履職情況。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表示,中央部門決算公開越來越細,范圍越來越寬,數(shù)字背后是政府干了多少事;決算公開的制度基礎在不斷夯實,今年按支出經(jīng)濟分類科目改革方案公開決算,反映政府辦事花錢花在什么地方,花錢更加細致;決算公開體現(xiàn)了政府更加注意資金績效,不在于花錢多少,而在于該不該干,說明政府理財觀念在改變。
推動決算公開的同時,近年來財政部還積極推動績效自評信息公開,逐年擴大重點項目和政策績效自評結果向社會公開范圍,使社會公眾更加清楚地知道政府預算資金都干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效果。
今年財政部選擇20個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隨同2018年中央決算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隨同中央決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項目績效自評表的數(shù)量增長到265個,比上年增長46%。
白景明分析,今年重點績效評價公開范圍更廣,力度更大,覆蓋了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包括了中央本級項目、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單位整體支出,公開數(shù)量較去年也有了大幅增長。
不容忽視的是,績效自評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白景明介紹,部分項目年初預算編制及績效目標設置不合理、部分項目執(zhí)行監(jiān)控不力、部分項目產(chǎn)出效果不明顯、個別項目績效自評結果客觀性不足、績效自評結果公開比例較低、績效自評結果運用不足等,需要在今后部門預算管理中予以完善。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中央部門正在針對績效自評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審計抽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整改,并將績效自評結果作為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改進管理和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據(jù)。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有關要求,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辦法,推動預算績效自評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壓實中央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的績效主體責任,持續(xù)提升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扎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央部門第九次集中“曬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