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019年07月17日 17:12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作者:周尚君(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建設,特別強調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只要領導干部堅持以上率下、帶動示范,把對法律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法治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就一定能順利實現。

思維方式決定思想高度。法治思維是以法律作為判斷是非曲直、塑造社會秩序、推進良法善治的邏輯化理性思維方式,與人治思維、權力思維相對立。從個體層面看,法治思維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和辦事原則;從社會層面看,法治思維要落實為一種有序的社會生活方式,表現為一整套有關權利、義務、權力、職責的制度性安排;從國家層面看,法治思維體現為一種宏觀的國家治理方略,是一個國家在多種手段面前,選擇以法律為主的治理手段;從精神層面看,法治思維是一種文明的國家精神,呈現出國家對人的尊嚴的終極關懷,對良法善治的深刻洞見與守護。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方面理解法治思維的內涵。

法治思維是一種制度性思維。厲行法治,就是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制度保障作用。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可預期行為后果的制度,是社會存在和延續的基礎。制度的最大優勢在于抑制人際交往中的機會主義行為,而且這種持續性的抑制還會逐漸凝結成共識,形成社會秩序并增進這種秩序。制度一經形成,即有助于實現人們設定的各項目標,并節約實現目標過程中高額的協調成本。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現代國家文明程度集中反映在它的制度體系及制度執行力上,制度文明往往體現并制約著該國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所能達到的程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確定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表明我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文明發展道路。

法治思維是一種規則性思維。規則思維,即所謂尊重既定法律規則。法律既已制定,任何人和組織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去違背法律規則,只能嚴格遵照執行。法治思維體現了法律所固有的規則性及其內在的邏輯力量,表現出穩定性、確定性的剛性色彩。在既定法律面前,只有嚴格遵循方為合法正當。每個領導干部都要深刻認識到,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法律尊嚴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各級黨政組織、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對法律規則懷敬畏之心,要把厲行法治作為治本之策,把權力運行的規矩立起來、講起來、守起來。

法治思維是一種程序性思維。法律程序屬于行為程序,為了達到一定的法律目的,通過法律預先設定行為方式和行為步驟,再通過對這些步驟和方式的遵循,一環扣一環而逐步充實展開,獲得確定性法律后果。程序思維表現為,未經法律正當程序,對人身和財產等不得剝奪。法律程序的意義在于可以實現人的參與需求、理性選擇和正義價值,還可以切實推進政治職能轉變,提高法治政府水平。要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明確決策主體、事項范圍、法定程序、法律責任,規范決策流程,強化決策法定程序的剛性約束。

法治思維是一種平衡性思維。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系中處于平衡關系。在具體法律關系中,一方主體有法律權利,對方主體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反之亦然。在特定法律關系中,每一主體在享有權利的同時都對應承擔一定義務。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全民守法,就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都要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同時,權力以權利為基礎,實施權力以實現法律權利為目的,法律權利制約著權力。平衡性思維,就是要實現權利與義務平衡、權利與權力平衡,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法律利益平衡、公法與私法平衡、實體法與程序法平衡以及法律與道德的平衡。法律與國家之間,運用法律約束國家權力;法律與人民之間,運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法律與社會之間,運用法律阻卻國家公權力對公共利益和私人權益的恣意侵犯。

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把法治思維貫穿法治中國建設各方面、全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由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構成,它是一個立體的、動態的有機整體。法治體系包括價值觀念體系、制度規范體系和執行程序體系,法治思維是貫穿法治體系始終的一條紅線。

運用法治思維判斷是非曲直。法治思維是基于對法治的遵從,自覺運用法治觀念、原則和邏輯來認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它首先是判斷是非曲直、實現定紛止爭的思維活動和認知方式。法治主要是通過權利義務的規定來確認法律利益主體、利益內容、利益數量和范圍等,以各種法律規范來確定實際生活中的是非曲直、利益權衡。通過利益權衡,法治確認利益個體或集體的利益份額和獲得方式,防止由于利益分配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社會沖突和矛盾。

運用法治思維塑造社會秩序。法治思維是現代社會思維中的成熟形態,體現為一種理性化的制度構造,具有維護整個社會系統穩定和均衡的獨特功能。在現代社會,法治思維是塑造社會秩序、緩和社會沖突的重要思維方式。“法生于義,義生于眾適,眾適合于人心。”只有使全體公民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又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真正培育起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環境,自覺抵制違法行為,自覺維護法治權威,法治社會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運用法治思維推進良法善治。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主要是通過各級領導干部的具體行動和工作來體現、來實現的,他們的信念、決心、行動,對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些黨員、干部仍然存在人治思想和長官意識,認為依法辦事條條框框多、束縛手腳,凡事都要自己說了算,根本不知道有法律存在。將“依法”和“辦事”對立起來,將法律和權力對立起來,歸根結底是缺乏憲法精神、缺少法律規范意識,沒有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維所致。領導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全面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只要全體黨員干部在觀念上具備法治思維、在行動上貫徹法治思維,在思想行動上堅持法治的引領、推動、規范和保障,法治中國建設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一定能早日實現。

《光明日報》( 2019年07月17日 06版)

編輯:曾珂

關鍵詞: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少妇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 欧美亚洲国产aⅴ人妖 | 天天看精品动漫视频一区 | 自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