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八路軍故鄉山西武鄉挖掘紅色資源
中新網長治7月3日電 (李庭耀)“武鄉是紅色太行的圣地,不僅有悠久的文明史,更有光榮的革命史,具有濃郁的紅色基因和紅色記憶,是全國紅色旅游重點縣。”7月3日,山西省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武鄉縣委書記胡堅在第九屆八路軍文化旅游節開幕式表示,文化旅游產業已經成為該縣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
當日,第九屆八路軍文化旅游節在有“八路軍故鄉”之稱的長治武鄉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色后代、老八路、老民兵代表等2000余人參加開幕式。
9時許,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呂巖松和長治市委書記孫大軍共同攙扶老八路代表上臺,和八路軍第129師386旅政治委員王新亭之子王萬里等人一起,為本屆八路軍文化旅游節開幕。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第129師司令部、抗日軍政大學等重要機關曾長期駐扎在武鄉,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戰斗、生活,部署和指揮了百團大戰等大小戰役6368次。這里“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八年抗戰中,僅14萬人的武鄉就有9萬多人參加各類抗日團體,1.46萬人參加了八路軍,2.1萬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武鄉境內現有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史實的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有八路軍總司令部王家峪舊址、百團大戰總指揮部磚壁舊址等重點革命遺跡遺址240多處;有投資10億多元建成的八路軍文化園、游擊戰體驗園、大型實景劇《太行山》;有正在規劃建設的太行山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八路軍零散烈士集中安葬墓園。
胡堅介紹,武鄉縣相繼創建了太行干部學院、太行少年軍校,搶抓國家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政策機遇,構建以濁漳河北源河谷為軸帶,以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磚壁舊址為核心的“一帶三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新格局。
武鄉縣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胡堅介紹,2018年,該縣共接待游客55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53億元,文化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全縣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
孫大軍表示,2011年以來,每年一屆的八路軍文化旅游節,已經成為武鄉、成為長治、成為山西的一張重要的紅色文化名片。
本屆八路軍文化旅游節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共長治市委、長治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長治市委宣傳部、中共武鄉縣委、武鄉縣人民政府、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承辦。(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八路軍 武鄉 文化 紅色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