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上半年金融開放連連出手,你了解哪些進展?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題:上半年金融開放連連出手,你了解哪些進展?
新華社記者 劉開雄
A股納入富時羅素全球指數、明晟指數首次吸納創業板股票、滬倫通正式啟動、中國債券納入巴克萊指數……
2019年時已過半,擴大金融開放的成果可圈可點,一系列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人民幣資產成為國際中長期投資者的“標配”
4月1日起,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5月14日,明晟公司宣布將把現有A股的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6月24日,富時羅素正式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
在業界看來,國際重要金融指數爭相吸納A股和中國債券市場,這意味著人民幣資產將成為全球中長期投資者必須配置的重要資產組成。這將為中國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注入“活水”。
僅在債券市場,到目前為止,今年境外投資者在我國債券市場已經凈買入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其中5月份凈買入1688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6月13日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中境外投資者的比重仍然較低,未來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境外資本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潛力大。
為了滿足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配置的需求,今年1至4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已批準了13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共計47.4億美元,超過2018年全年批準總額度。
“推動QFII、RQFII改革,擴大投資范圍,研究適度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管理。”潘功勝的表態帶給人們對金融領域開放的更多期待。
企業跨境融資開辟新通道
6月17日,滬倫通正式啟動。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華泰證券發行滬倫通下首只全球存托憑證產品,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滬倫通開通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再下一城,互聯互通機制再次迎來新探索,實現了與歐洲市場的首次直接連通。
一方面,讓中國境內上市公司有機會進入全球化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為境內上市企業融資開辟了新通道;同樣,英國的上市公司能夠有機會獲得中國投資者的融資。另一方面,兩國投資者都可以在自己“家門口”直接投資對方市場上市企業,節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推動兩地市場的投資便利,拓寬了投資渠道。
中國人民銀行、外匯局5月27日發布《存托憑證跨境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跨境資金流動和匯兌管理等相關政策。這不僅為滬倫通提供了基礎性制度保障,更是作為制度供給,為將來開展此類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創造了條件。更多的市場雙向聯動值得期待。
差異化金融服務將更加豐富
3月29日,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獲得核準設立。其中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持股比例達到51%。新公司將未來業務目標定位在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
“在中國,大家現在已經不滿足于存款,而是尋求更多的投資機會,并為退休后的生活進行理財規劃,所以現在有很多證券公司以及金融公司都在進入財富管理領域。” 野村控股亞洲(除日本外)執行主席及中國委員會主席飯山俊康說。
金融業本質上就是競爭性服務行業,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滿足投資者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如同野村證券一樣,外資金融機構更多地選擇了提供差異化、個性化金融服務,提高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一些外資保險企業看好我國大中型城市的中高端健康險業務,重點發力推出了一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2019年以來,至少5家外資保險公司增資獲批,增資金額累計超過20億元,與此同時,十余家外資保險機構增持股份、籌建省級分支機構申請密集獲批,規模和數量均超過往年同期。
可以想象,更多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之后,中國金融市場同質化競爭的格局有望改變。企業、百姓可望獲得更多差異化、個性化的優質金融服務。
目前,還有一系列擴大金融開放的政策措施正在路上,未來可以預期的新變化讓人們翹首以待。(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金融 中國 開放 市場 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