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安徽多舉措保護利用250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
中新網合肥6月12日電 (記者 張強)記者12日從安徽省文物局獲悉,安徽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全省有不可移動文物25005處,其中國保單位130處、省保單位915處;世界文化遺產3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座,省級傳統村落363個;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42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87家)。國有文物30余萬件(套),115余萬件。
2019年,安徽省政府將革命文物保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列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公布了安徽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4處(含17處合并項目),研究公布了112處國保、365處省保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回顧2018年,安徽省文物局推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大遺址保護利用,編制完成蚌埠雙墩遺址環境整治、禹會村龍山文化遺存保護展示、繁昌窯遺址防洪工程、凌家灘遺址環境整治、柳孜運河遺址病害處理方案等10余個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設計方案。會同安徽省發改委開展完成《大運河(安徽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調研、編制等工作。
同時,配合引江濟淮等重點工程開展考古發掘工作。2018年,安徽省文物局承擔考古調查項目22個,勘探項目47個,申報發掘項目29個,完成發掘面積20000多平方米。淮北烈山窯址發掘入圍2018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34個初評項目。
其中,引江濟淮工程涉及勘探及發掘的遺址點有43處,目前已有20個發掘隊入駐發掘點,已完成34處遺址勘探、18處文物點的考古發掘和3處古建筑的測繪工作。
此外,安徽還加強古民居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實施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2018年黃山市168個古建筑、古村落保護利用項目,開工率、完工率均為100%。黟縣“豬欄酒吧”民宿項目入選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首批5個鄉村遺產酒店示范項目。(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保護 文物 遺址 安徽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