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圖說 圖說
“疑歐派”倒逼改革 歐洲何時逃離至暗時刻?
中新網5月31日電 近期,歐洲議會選舉塵埃落定。歐聯通訊社發表署名評論稱,歐洲議會此次選舉中,歐洲傳統優勢黨團生存空間遭到擠壓,新格局中多股勢力的激烈博弈才剛剛開始,歐洲則需要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重塑歐洲文明。在此局面下,歐洲何時逃離“至暗時刻”?
評論摘編如下:
第九屆歐洲議會選舉,這場支持與反對歐盟勢力之間的較量于日前落下帷幕。雖然傳統優勢黨團的主導地位暫時得以保全,但極右翼政黨日漸強勢,傳統優勢黨團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猶豫,必須開出切實惠及民眾的改革“藥方”。
本次選舉被視為“決定歐洲命運之選”,“關系到歐洲是重走民族國家的老路,還是加強歐洲的一體化發展以應對全球化挑戰”,因此受到政界、學術界、傳媒界高度關注。甚至連不斷下跌的投票率也在本次選舉中得到逆轉,超過50%的投票率創下20年以來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歐洲民眾對本次選舉有更加強烈的表達欲,對歐洲當前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更加關切。
從表征上看,近年來極右翼勢力不斷壯大,傳統優勢黨團已再難高枕無憂。據彭博社統計,民粹主義政黨現在直接控制或者通過執政聯盟方式間接控制著11個歐盟國家的政府。上個月,意大利聯盟黨、德國選擇黨、芬蘭人黨、丹麥人民黨在意大利米蘭宣布結成聯盟,誓要改變歐盟內部的權力平衡。
經初步統計,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黨團和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黨團兩大黨議席數均較上屆下滑超過30個,恐難超過歐洲議會半數席位直接形成掌控。“疑歐派”中的極右翼民族與自由黨團和自由與直接民主黨團席位均有所增加。在法國和英國,極右翼勢力得票率均領先于執政黨。
歐洲傳統優勢黨團生存空間遭到擠壓,歸根結底是自身執政能力不足,沒有行之有效的舉措滿足民眾對生活質量和安全的需求,以至于“疑歐派”乘機以變革為口號獲取民意支持。
當下,歐洲正面臨至暗時刻。
一是經濟困局。歐盟委員會發布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再次下修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2019年的增長預期從2月份的1.3%下調至1.2%,2020年的增長預期從1.6%下調至1.5%。而當經濟出現衰退,歐盟成員國之間的信任感也隨之減少。
二是難民危機。2010年以來,僅戰爭難民、經濟難民,就已令歐洲不堪重負。非法移民與難民混雜在一起,加大了歐洲難民潮的規模。而歐盟成員國國情多有不同,對難民問題難以達成一致。
三是恐襲陰云。2015年以來,英國、法國、德國均發生過多起恐怖襲擊,安全形勢堪憂。這也成為歐洲民眾對歐盟不信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歐洲傳統優勢黨團應該意識到,西方民主制度正在暴露失靈風險,就像英國“脫歐”,如脫韁的野馬一般完全失控——政客將如此重大的決定交給認知片面的民眾,看似民主的全民公投發展成非理性、不成熟的表達,而政黨間及執政黨內部勾心斗角又使“脫歐”協議一再遭到否決。
可以預料,由于多數極右翼政黨缺乏執政經驗,很可能有能力推翻舊制度而沒有能力構建新制度。有分析認為,極右翼黨派各自逐利,難以形成合力。“親歐派”當通力合作,擊其軟肋,掌握主動權,提出切實惠及歐洲人民的改革方案,極右翼勢力看似誘人實則空洞的口號就不攻自破了。
歐洲議會選舉塵埃落定,新格局中多股勢力的激烈博弈才剛剛開始。歐洲需要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重塑歐洲文明。(特約評論員 王滿)
編輯:曾珂
關鍵詞:“疑歐派”倒逼改革 歐洲何時逃離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