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加班做樣子,領導不走我不走?形式主義加班成職場之痛
導讀
在職場生態中,有一種加班屢見不鮮,令人感到心累:“唯時長論”“坐班不做事”“領導不走我不走”等形式主義加班現象,正在污染我們的奮斗精神。
以加班為名怒刷存在感
“如果領導晚上8點走,你要等到他出辦公室的一刻,看見的是你在讀文件或者敲鍵盤的畫面。如果他問你‘還不下班啊’,你就說還有點事要提前做好準備……”一名地方國企工作人員說,這是自己“刷存在”的小秘密,“沒辦法,現在就是這種風氣,只是為了在領導面前混個臉熟”。
是否真有這么多工作要做?他回答:“效率高的正常下班之前工作就做完了,晚上在食堂蹭個飯,等領導的時候也可以‘摸摸魚’。”嘆了口氣,他接著說:“我也不求領導提拔我,其他人這么做,你不做,人家就會覺得你不上進、不認真。”
主動加班只為“博領導一個點頭”的現象在職場中并不少見,有些單位甚至還成了常態,出現一種“不加班就不上進”的認識。不僅如此,這種“怒刷存在感”的形式主義加班還從線下延伸到了線上,“朋友圈辦公”“聊天群加班”儼然成風。
有這樣一張照片——微弱的燈光,書桌的一角,一臺已經打開文檔編輯軟件的電腦、一摞文件。配上一段文字:終于忙完,第二階段又要開始了。發布時間:2019年某月某日,凌晨3點……一名企宣部門的工作人員展示了一名同事的微信朋友圈內容。
這名工作人員告訴半月談記者,她和這名同事的工作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從照片中文件的內容來看,這是二人合作的項目,她同事發這條朋友圈的當天下班前,工作就已做完,沒有加班的必要。結果第二天給領導匯報的時候,領導著重表揚了她同事很用心、不容易,一直加班到凌晨,還給這條朋友圈點了贊。
坐班不做事,干瞪眼、做樣子
曾在南京一家電器零售企業總裁辦工作過的張女士介紹,當時公司有個特點,就是“領導不走,你也不能走”,“讓領導看到我們艱苦奮斗的樣子,成為不成文的規矩,他不走,我們就不能走,坐都要坐到晚上9點”。
王女士表示,由于實在受不了這種工作作風,自己最終選擇辭職,“辭職后,感覺人輕松了,年輕了好多”。
有相似遭遇的還有在北京工作的王律師。他說自己上司時不時會讓下屬在辦公室待命,周末也常被要求去辦公室加班。“有一次,老板出差回來,晚上6點多下飛機,讓我們全體留在辦公室等他,說是馬上到。結果晚上9點多才出現。然而,來了之后也沒有任何事,大家互相干瞪眼3個多小時。”
“活兒沒干完,大家都會自覺加班。”王律師認為,因為職業的特殊性質,不一定非要在辦公室加班,早點回家干活兒也一樣,要所有人都在辦公室擺出一個“大陣仗”實在沒必要。
不少受訪者表示,確實是工作需要的加班肯定會盡力而為,但是走形式、擺陣勢、做樣子的加班,真的讓人很心累。還有受訪者直言,公司的形式主義加班已經讓其心生去意。
奮斗要注重效率和業績
不少公司職工表示,企業要發展,員工必須要奮斗,但絕不靠形式主義加班這種“假奮斗”來實現。奮斗的過程,必須注重效率和結果導向。
湖南某國企負責人余莉莉認為,企業要樹立不看苦勞、看功勞的導向,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加班,不加沒必要、沒效率、沒業績的班,不鼓勵大家做很勤奮、沒業績的“小白兔”。
還有企業負責人認為,一旦出現加班現象,應該從雇員和雇主雙方找原因。如果是員工自身問題,應督促其盡快提升工作效率;如果是因為工作量太大,公司要考慮加派人手,協同其一起完成。
“千萬別讓形式主義加班污染了我們的奮斗精神。”中南大學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主任顏愛民教授分析,解決形式主義加班,途徑是提高勞動效率和勞動質量。勞動時間的長短建立在崗位特點的基礎上,過去,勞動密集型、發展粗放型的產業居多,不多干、不加班可能就沒有效益;如今,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仍然離不開奮斗,但更需要企業聚焦內涵式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和水平。(記者 陳宇簫)
編輯:秦云
關鍵詞:加班 形式主義加班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