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碰到現實版《我不是藥神》該怎么辦案
本報訊(記者盧志堅 通訊員管瑩)“今后一定要學法、懂法、守法,不做違法犯罪的事了!”涉嫌銷售假藥的李某被檢察機關依法不起訴后這樣說道。
2018年8月至今年3月,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檢察院在辦理劉某銷售印度“易瑞沙”等抗癌藥品系列案件中,對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犯罪情節、悔罪表現、社會危害性等進行綜合考量,最終對犯罪數額較低、積極退贓、認罪態度較好的8人作出不起訴處理;對犯罪數額較大的6人依法提起公訴。這是5月7日江蘇省檢察院召開的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新聞發布會上的一個典型案例。
據江蘇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蔣永良介紹,我國對藥品實施最嚴格的管理制度,但是藥品監管、法律規定與醫學療效、病患需求之間有時也存在著現實困境。如銷售未經批準進口的“易瑞沙”等仿制藥品,一方面,法律規定,未經批準生產、進口的藥品按假藥論處。只要嫌疑人主觀明知是未經批準進口的藥品,客觀上將該藥進行銷售,即構成銷售假藥罪。但另一方面,這類仿制藥價格便宜,具有真實療效,為一些備受折磨的癌癥患者緩解了病痛。
面對這樣的現實困境,檢察機關怎么辦?
江蘇檢察機關在辦理“以假藥論”的案件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慎重處理、區別對待,充分考慮個案的具體情況,嚴格依法審慎作出決定,不是簡單打擊。
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播后,海外代購、銷售仿制藥等現象也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據介紹,早在2014年,連云港市檢察機關就陸續受理了一批銷售印度產“易瑞沙”“格列衛”等抗癌藥品案件,這些案件在檢察機關并案,形成一個犯罪嫌疑人多達90多人的重大案件。
該案中,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購進印度仿制藥品并在國內銷售,數額從數千元到數百萬元不等。如果機械地根據當時法律規定,應當都作為犯罪處理。但是,這些藥品實際上給一批經濟條件欠佳、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減輕了痛苦。在維護我國藥品管理秩序和保護患者生命健康權之間,如何把握法、理、情之間的平衡,對江蘇檢察機關是一個考驗。
經綜合考量,江蘇檢察機關認為,在所有法益保護中,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應當是最優先考慮的,該省檢察院經研究后向最高人民檢察院請示,最終只對專門銷售上述藥品、獲利較多的15名職業藥販提起公訴,而對另外包括醫生在內的70多名為了緩解病人痛苦、延長病人生命而參與出售藥品、獲利較少的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
江蘇檢察機關在辦理“以假藥論”的案件中,對于以下幾種情形,一般不作為犯罪處理:一是銷售少量根據民間傳統配方私自加工的藥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后果或者延誤診治的;二是銷售少量未經批準進口的國外、境外藥品,對病患尤其是癌癥等嚴重疾病患者有真實療效的;三是銷售少量未經批準進口的國外、境外藥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后果或者延誤診治的;四是對于患者及家屬跨境買藥自用,或受病患委托代購,沒有收取或者只收取少量藥品流轉工本費的。此外,對于受雇用為銷售假藥者從事運輸、配送、分揀等活動的人員,除參與利潤分成或者領取高額固定工資的以外,一般也不追究刑事責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藥品 銷售 檢察機關 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