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99%國人活得還是不健康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曾強
世界衛生組織對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過總結:健康=60%生活方式+15%遺傳因素+10%社會因素+8%醫療因素+7%氣候因素。可見,健康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近日一項發表在《中國流行病學雜志》的研究,針對我國近50萬人調查發現,99%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均是“慢慢養病”。
不良飲食習慣是“罪魁”
2016年全球慢病導致的死亡占72.3%,吸煙、過量飲酒、不健康飲食、少體力活動是影響慢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美國心臟病協會提出,“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應具有4種健康行為/狀態,即不吸煙、體重指數小于25、達到推薦的體力活動水平、符合當前膳食指南推薦的健康飲食習慣。一個人擁有的健康生活行為/狀態越多,患冠心病、腦卒中、惡性腫瘤及糖尿病的風險就越低。
此次《中國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狀況分析》研究中,研究者遵循以上標準的同時結合我國國情,將健康生活方式定義為6項,每達標一項可得1分,即不吸煙、不過量飲酒、飲食習慣健康、體力活動積極、體重健康、無腹型肥胖(男性腰圍小于85厘米、女性腰圍小于80厘米)。結果顯示,2004~2014年,國人健康生活方式得分不升反降,近50萬人的平均得分僅為3.1分,81.4%的人得分在2~4分之間,所有生活方式均健康者僅占1%。
從各類生活方式健康的比例看,飲食習慣不良是“罪魁禍首”。數據顯示,91.3%的人飲食習慣不健康;47.4%的人體重不健康;41%的人體脂不健康;有吸煙、過量飲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分別占29.4%和7.4%。“吃得多、營養不均衡是飲食習慣不健康的主要表現。”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曾強表示,從居民膳食結構調查看,國人的動物性食物和油脂攝入量明顯增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30%,蔬果攝入不足,谷物消費量逐年下降。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還批評了中國飲食高鈉、少粗糧、少水果的問題,并指出中國2017年因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癥死亡率均排在世界人口前20大國中的首位。
此外,身體活動減少也嚴重影響了生活方式的健康程度,缺乏運動與癌癥、心血管病、骨質疏松、糖尿病等發病率升高息息相關。《國際行為營養學及身體活動雜志》刊載的研究發現,1991~2011年,中國成年人身體活動水平下降近50%,另一項調查表明,我國近八成成年人缺乏身體運動。
研究也指出,女性、農村地區和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生活方式相對健康,不同人群身上表現出特征不同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例如,男性吸煙、過量飲酒問題較明顯,女性肥胖問題更嚴峻;城市人群最大的問題是體力活動水平低、肥胖問題嚴峻;低文化程度人群的吸煙、過量飲酒和不良飲食習慣較多。
浙江人活得最健康
此次研究主要涉及哈爾濱、青島、蘇州、柳州、海口、河南、甘肅、四川、浙江、湖南等10個地區的人群。結果顯示,各地區得分存在明顯差異。浙江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高,男性為3.0分,女性為3.9分。
曾強表示,生活方式是人們物質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的總和,各個地區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既受到地區文化、信仰與習俗、地理環境、氣候與物產等外部環境的影響,又受到個體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影響。以浙江為例,該地區生活方式相對更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環境與遺傳因素。人體能量代謝易受溫度影響,通常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就升高13%。浙江位于亞熱帶,氣溫相對較高,當地人整體的身體代謝率較高,體重、體脂等也較健康,這樣的“體質”基因還能遺傳給下一代。
2. 飲食油鹽少。浙江北部河道縱橫,西南丘陵起伏,東部沿海漁場密布,當地人可以吃到豐富的新鮮蔬菜和大量水產品。此外,浙江菜素有清淡純鮮的美名,食物油鹽相對較少,清蒸烹飪較多,菜肴精致且量小。
3. 吸煙飲酒少,愛喝茶。數據顯示,浙江男性飲酒率為42.59%,低于全國男性平均水平48%,而且,喝酒類型多為黃酒和葡萄酒等,很少喝高酒精含量的白酒。此外,浙江人愛喝茶,常喝茶有助降低心腦血管發病和死亡風險。
4. 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對健康知識會越來越關注,生活方式也會更健康。數據顯示,2017年,浙江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23.03%,與全國平均水平14.8%相比高出不少。該地居民主動體檢和參加健康管理的比例也較高。
健康生活,做到三點
“生活方式處于大的社會系統運行之中,社會轉型期作為一種客觀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曾強表示,一方面,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使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也造成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越來越普及。比如,人們消費加工類食品增多,快餐式飲食普遍;代步工具使用頻率提高,從事中、高等強度身體活動的人數和勞動時間大大減少;吃得多、營養不均衡、動得少等。另一方面,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部分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仍有待提高,獲取、理解、運用健康信息的能力不足,直接制約健康生活方式的塑造。
曾強認為,提升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培養,培養的主動性在于人們自己。他建議,個人做好以下三點:
1. 少吃多動。食物攝入量和身體活動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維持健康體重的兩個重要因素。建議人們控制食物總攝入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取量》一書推薦,健康成年女性每天需攝取1800~1900卡路里的熱量,男性需1980~2340卡路里的熱量。身體活動要發揮“見縫插針”的精神,充分利用外出、工作間隙、家務勞動和閑暇時間,盡可能增加“動”的機會,例如,能走路、不開車;能站著、不坐著等。
2. 改變“快餐化”飲食習慣。為追求“快”,快餐加工時間大大縮短,多使用煎炸炒等烹調方式;食材種類較為單一,不易長時間儲存的蔬菜類較少,且經常選用成品、半成品食材,不夠新鮮;食物中往往加入很多油、鹽或糖,以刺激食欲,這些都不符合健康飲食的原則。建議大家盡量少在外就餐或點外賣;飲食結構要均衡,多吃蔬果、奶類和豆類,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油少鹽少糖。
3. 提高健康素養,將健康意識付諸實踐。近年來,全民健康素養一直穩步提升。2017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顯示,公民健康素養包括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行為和基本技能三方面,分別為25.82%、14.3%、16.38%。可見,很多理念提升未真正落實在實踐行動中。因此,呼吁大家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積極主動地減少和糾正不良健康生活方式。
曾強呼吁,政府仍需加強控煙力度,宣傳推廣限酒理念,媒體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減少酒廣告,積極宣傳健康的生活理念,教育大眾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記者任琳賢)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健康 生活方式 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