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吳王夫差”青銅劍亮相國博
原標題:山東文物國博講東方故事
龍紋青銅壺。
“吳王夫差”青銅劍。
“吳王夫差”青銅劍、“齊公”銘文青銅鼎等近200件山東文物精品,19日亮相國家博物館展出,其中有60件國寶級文物。
展覽堪稱山東地區最能代表齊文化特色和發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遺物。展品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持續到秦漢時期。國博專家介紹,展品大多出土于臨淄齊故城及其周邊。臨淄齊故城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早期城市之一,也是古代東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展覽中有大名鼎鼎的“吳王夫差”青銅劍。夫差當政時期,吳國盛于一時,“吳王夫差”劍就是春秋末年吳國以其國王夫差的名義鑄制的銅劍,因鑄制精良而聞名于天下。公元前485年,吳王趁齊國內亂之機派軍自海入齊,對齊國造成了相當大的傷害。最終,齊國取得勝利。因此專家猜測,這柄銅劍或許就是齊人繳獲的戰利品。
還有很多造型古樸的青銅器,更像是遠古寄給現在的信。比如一件“豐”青銅鼎,是西周早期文物,“祖籍”是山東省高青陳莊遺址18號墓;一件“齊侯”青銅甗,“祖籍”是山東莒縣店子集鎮西大莊。這兩件文物身上都有銘文。專家介紹,類似帶有“齊公”“祖甲”“齊師”等銘文的青銅禮器,對于研究齊國早期歷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展覽將持續至7月9日,觀眾可以免費參觀。
編輯:楊嵐
關鍵詞:青銅 吳王夫差 國博 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