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特別策劃 特別策劃

磅礴力量 ——探訪“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紅色記憶

2019年04月19日 15:38 | 作者:高新國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磅礴力量
——探訪“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紅色記憶
本報記者;高新國

編者按

時間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偉大的書寫者。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70年艱辛創業,70年砥礪奮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團結奮斗,新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譜寫了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

同慶華誕,不忘奮斗初心。本報今日起推出“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大型采訪報道。此次采訪報道活動,從革命老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具有重要節點意義的城市、沿海、少數民族地區中梳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標志性的典型線索,采用蹲點調研報道的方式,多點面、多媒體展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生動畫面。敬請關注。

在中國的版圖上,有一個小村落——西柏坡,這個名字光亮耀眼。

在這里,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在這里,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決勝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在這里,七屆二中全會,描繪新中國宏偉藍圖……這些,都是紅色中國從這里走來的注解。

幾十戶人家,地處深山的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村,是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前的所在地。

平山縣政協委員,77歲的王全海依稀記得當年的情景。1947年,中央工委入駐西柏坡時,王全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從南莊村跑到西柏坡村“看汽車,數轱轆。”“大人們講,這次來的人既有年長的,也有小孩子,還有女同志,跟其他駐軍不一樣。”王全海后來才知道,原來這里以“工校”的名義開展工作,為1948年中共中央入駐作準備。

歷史選擇西柏坡,并非偶然。

抗日戰爭時期,只有25萬人的平山縣就有7萬多人參軍參戰。涌現出“平山團”“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栗家三烈士等一大批英雄模范,被聶榮臻元帥譽為晉察冀邊區“抗日模范縣”。

革命戰爭年代,西柏坡人踴躍支前,參軍參戰,有200多名西柏坡兒女光榮犧牲。

“這一帶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武裝到位,外圍很難滲透進來。”談到中共中央為什么選擇西柏坡時,73歲的西柏坡村老黨員閆文進說,父親講,抗日戰爭時期村里就有武裝,并且村民競相參加“平山團”。平山縣政協委員、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主任、副研究館員陳麗芬介紹,國民黨曾將中共中央駐地標識在離西柏坡幾公里的講里村,如果當時沒有“密不透風”的群眾基礎,后果難以想象。

西柏坡紀念館內,一輛獨輪車讓人印象深刻。“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小小獨輪車蘊含的是“人民的力量”。這股磅礴之力,在黨中央運籌帷幄調遣千軍萬馬指揮三大戰役前,早已在關愛百姓的具體行動中凝聚起來。

秋收時節,閆文進的父親肩挑一擔黃豆走在村里蘆葦蕩的窄路上。

“老鄉,請給首長讓讓路。”洪亮的聲音傳入他耳中。兩邊蘆葦茂密,路寬不到2米,肩挑重物掉頭回去很困難。

“小鬼,讓老鄉先走。”閆文進的父親左右為難時聽到這句話,一名領導模樣的同志,一腳踩在路邊,一腳蹬在路邊柳樹上,給他讓開路。“老鄉,你肩上的擔子不輕呀!”讓路的同志關心地問道。

事后,父親對照畫像,越想越覺得讓路的人是毛主席,盡管他向到他家的警衛員多次求證也沒有得到正面回答,但父親心中早已有了肯定答案,對共產黨更加由衷敬佩。

在西柏坡,許多人都能講一段中央領導與民眾平等交往、關心百姓生活的故事。在黨中央領導的身體力行下,民心不僅僅在西柏坡悄然凝聚,而且擴散至更大范圍,匯集起磅礴力量,推動全國解放。

不僅贏得民心,共產黨也得到其他黨派的響應支持。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阜平縣城南莊發出“五一口號”,提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隨后輾轉西柏坡指揮三大戰役。民主人士紛紛響應“五一口號”,許多人來到西柏坡,與中共中央共商建國大計。

1948年10月,《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綱領草稿》在西柏坡完成,成為新政協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雛形。“在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民主人士參與討論建國事宜,充分證明‘人民政協從這里走來’。”陳麗芬說。

西柏坡充滿紅色記憶,孕育而成的精神賡續傳承。

“我要把西柏坡的革命故事講給更多人聽。”閆文彥是從小聽著革命故事長大的西柏坡人,2013年大學畢業后,選擇在西柏坡紀念館做講解員。一次,她為一位來自山西的革命老同志講解。坐在輪椅上,老同志看得認真,聽得仔細。“本來40分鐘的講解用了一個半小時,我從他的眼神里讀到了感動。”為了解說好西柏坡精神,她會針對不同的人群,做好相應準備,讓來參觀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

陳麗芬是西柏坡鄰村梁家溝人,大學畢業后在西柏坡紀念館工作了24年。“不僅僅是工作,更是在守護這個‘家’”。革命取得勝利,既有正面戰場上血與火的生死相搏,也有地下斗爭的殘酷考驗。已任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主任7年多的陳麗芬,一直在為更好展示地下革命志士事跡不懈努力。她參與編輯的《忠誠與信仰》為地下工作者立傳,即將上線的“無名豐碑”公眾號,將在網絡空間中為他們樹起豐碑。身為政協委員,陳麗芬建議,盡快建立西柏坡干部教育培訓機構,滿足各地干部來西柏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接受黨課教育,更好地傳承西柏坡精神。

記者在西柏坡采訪之際,恰遇石家莊市第40中學組織學生到西柏坡參觀紀念館展覽和中共中央舊居。12歲的趙博翰告訴記者,了解到革命戰爭的艱苦,自己要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現在,西柏坡年接待500多萬人次前來參觀,紅色記憶中蘊含的西柏坡精神,在新時代煥發著更強大的力量。

70年前的3月,黨中央從這個背靠太行山的小村落動身前往北平。毛澤東同志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7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停下“趕考”腳步。

2018年9月,西柏坡所在的平山縣脫貧出列,摘掉32年的“貧困帽”。

神州大地上,一幅幅壯麗的發展畫卷在描繪,一部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在書寫。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制服丝袜久久国产 | 在线观看最新国产专区 |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观看 | 伊人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