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北京秘密:一座全域文化之城?

2019年04月17日 16:03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過去兩年時間里,我和我的同事們一頭扎進北京這座千年古都的大街小巷、學校醫院、街道鄉村……尋訪一塊塊青磚、一棟棟古建筑背后的故事,探問其中蘊藏的奧秘。這是怎樣的一座世界級歷史文化名城?應該用一個怎樣的理念,概括這座千年之城?

從明清北京城中軸線,到凸顯“凸”字形城郭與宮城、皇城、內城、外城四重城郭構成的獨特城市格局,再到恢復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傳統建筑形態,其規制之大氣、格局之開闊、歷史之輝煌,在全世界大城市乃至首都中都屈指可數……

如今,北京世界文化遺產數,在全世界城市中都位居翹楚,正奮力建設長城、西山、大運河三大蘊藏無數寶藏的文化帶。而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看,在北京,已有昆曲、京劇、古琴藝術等10個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達126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達82位……

所有這些,究竟意味著這是一座怎樣的文化之城?

一直在苦思冥想,忽然眼前一亮:我們所走過的大街小巷,無不蘊藏著歷史故事,而今天卻呈現別樣的風采;此外,大家總是說什么“全域旅游”,其實旅游“深處”就是文化了,能不能說“全域文化”呢?提出建設一座“全域文化”之城的理念?

2017年上半年,北京市西城區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情況向區人大匯報之前舉行了專家意見座談會,我有幸和一些老前輩一起出席,當時大著膽子提出了這條建議:北京歷史文化如此悠久,尤其是老城數十平方里,從朦朧薊城到遼金遺存,從會館煙云到名人祠堂,從百年老店到胡同小巷,人文薈萃,源遠流長,既然有全域旅游,那能不能提出“全域文化”的理念,實現文化的全景化、全覆蓋和全民參與?培育“全域文化”,既要加強對現存文物、文化的保護和利用,也要對已經在物理上不存在的許多文物、文化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段方式予以呈現,如通過互聯網手段告訴人們一個個地方、一座座建筑背后的歷史、故事。

沒想到,這個理念一經提出,就被西城區委區政府接受了,他們多次召集會議,研究“全域文化”的理念、呈現方式等。

“至少西城區181個區級以上文物已經建立了一個初步的二維碼系統。”西城區文化委主要領導說,區里15個街道都要建立自己的歷史文化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加專業博物館,再加區級、街道的博物館,構建起一個博物館體系,還在研究構建“虛擬全域文化博物館”,“至少可以把一些博物館、名人故居通過內在邏輯聯系起來,比如魯迅先生,在北京除了故居,還有其他活動地點,如魯迅中學、大柵欄的青云閣,這些原本孤立的文物、故居等可以通過現代手段穿起來,你在一個地方看了,還能指引你到其他地方去,這就增加了文化的‘含量’。”

處處是歷史,到處是故事,面積逾1.6萬平方公里的北京確實應該打造“全域文化”之城。構建“全域文化”之城,還因為北京已經確定了“全面保護”的方針。從過去的整體保護,到現在的全面保護,其內涵和外延大不一樣。

“全面保護就是分層次、分類型、分時間、分地域地保護北京古都風貌的所有歷史文化要素,弘揚與復興優秀傳統文化,塑造兼具歷史感與現代感的大國首都。”北京市規土委負責人曾經這樣表示。

《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就是我們在這種理念指導下,走進北京城的角角落落,挖掘歷史,古今交融進行采訪、思考的產物。

就像2017年我們“獨家”發現、深入采訪寫出的萬字長文《北京,一條街巷儲存的民族復興“密碼”》中披露的——從西城區新文化街北側文華胡同24號的李大釗故居一路向東,穿越曾經是清朝“鐵帽子王”克勤郡王府的實驗二小,就是李大釗和魯迅等都曾任教、發生過“三一八慘案”的原國立北平女子師范學校舊址、現在的魯迅中學,再往東,是原四川飯店所在的西絨線胡同51號,而再往東就是今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千年之約”晚會舉辦之地的國家大劇院,這次主場外交標志著過去5年中華民族穩步走向“強起來”的新的歷史階段,而就在這個大劇院,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時曾上演過一場名為《尋找李大釗》的話劇……從李大釗故居到國家博物館約3公里,一路走來,就猶如一部近現代史的濃縮畫卷。建設“全域文化”之城,北京,應該有這個自信和底氣。

全域文化,意味著處處蘊藏著歷史和文化的北京城,尚有許多“秘密”期待我們去發現、挖掘,這本書就旨在幫助有緣的人們換個角度看古都北京,也許你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北京,品讀出不一樣的“古都密碼”。


編輯:楊嵐

關鍵詞:北京 文化 全域文化 秘密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性爱网站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 亚洲激情在线中文 | 亚洲2020香蕉在线观看 | 日本乱码伦十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