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120元看達·芬奇復制品,貴嗎?
原標題:120元看達·芬奇復制品,貴嗎?
參觀者在《最后的晚餐》復制品前觀賞。本報記者 饒強攝
昨天下午,全球藝術教育推廣項目“達·芬奇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開幕。《蒙娜麗莎》《天使報喜》《抱銀貂的女子》等現今收藏于4個國家、11個頂級美術館中的達·芬奇作品,經過意大利相關機構的數碼掃描輸出后形成等大復制品,一次性呈現在北京觀眾面前。這項展覽的參觀票全價是120元。還在預售階段時,就有網友留言說,花120元看的卻是數碼復制品,有點貴。也有的觀眾說,那可是達·芬奇的復制品,貴點又何妨?
在美術館售票前臺,學工科出身的小邢陪著外地來的同學一起買票。她說:“我們沒買到80元優(yōu)惠票,有點遺憾。全價120元算剛剛好吧,再貴可能我就要猶豫了。”但是同樣在買票的中國戲曲學院舞美系畢業(yè)生馮碩認為,“別說120元,220元也得來看啊,這可是難得一見的集中展出。”他說,“有的人愿意花120元看個展覽,有的人愿意加價兩三百元去買雙球鞋,哪個值呢?全在個人愛好。”
展覽并沒有安排在美術館內,而是在緊鄰美術館的一片空地上搭建了一個專門展廳。邁入展廳會發(fā)現,所有的復制品都鑲嵌在畫框里,呈現在一種特殊材質的布面上。看了大部分作品的羅女士說:“這都是打印出來的,我覺得票價有點貴。”旁邊,帶著一歲多寶寶來看展的王女士搭話,“還好吧,這120元是通票。除了這個,美術館里其他五個展也能看啊。”也有觀眾一邊拿手機拍照一邊嘀咕,“過癮!看原作就算湊上去,有的也隔著玻璃。哪兒可能離這么近拍啊。”
在最大的作品、40多平方米《最后的晚餐》壁畫復制品前,許多參觀者席地而坐長時間靜靜觀賞。中國畫院研究員王魯湘感慨,“終于看清楚這件作品了。我看過原作,但是距離太遠根本看不清細節(jié)。站在等大復制品跟前,才發(fā)現這幅壁畫里每個人物的腳刻畫得非常細致。”由于達·芬奇在繪制這幅作品時為了實現逼真的自然效果,摒棄了當時通行的“濕壁畫”畫法,導致這幅作品后來狀況逐漸惡化,幾次經歷大修。在復制品上,壁畫殘缺、剝落和修補痕跡也都如實反映出來。
“達·芬奇存世的繪畫作品不足20件。此次展覽中的17件作品,它們的原作分散藏于世界多地的美術館。就算你親自去到這些美術館,也不一定能一次看全。”央美美術館館長助理高高介紹,雖然是復制品,但這套復制品在全球只有一套,它們的展出也和原作一樣需要溫濕度控制。而且,呈現這些畫作的特殊材料背面排布著密密麻麻的電路,用來調節(jié)色調色溫,高度還原畫面質感。
針對觀眾對票價的不同意見,央美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回應,“非營利藝術機構只有獲得更大支持和關注才有發(fā)展。以門票方式獲得觀眾支持,更能放大美術館的社會效益,逼著美術館把工作做好。”
說來有趣,達·芬奇生前就常常突破常規(guī),如今在他逝世500周年的時候,還能跨越時空在北京引起爭論。而且,這項展覽也打破了中央美院美術館的多項常規(guī)。不僅120元票價是近年來央美美術館票價的高位,觀展時間也打破了17時30分閉館的習慣。在這項展覽開放期間,每周有4天(周三至周六)閉館時間延至21時。
即便開幕當天,美術館規(guī)定17時之后展覽才對社會公眾開放。當天不到17時30分,就有約50位購票觀眾走進展廳。到底貴不貴?許多觀眾已經用腳投了票。(記者 李洋)
編輯:楊嵐
關鍵詞:復制品 美術館 達·芬奇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