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廈大舉辦“清明文化論壇” 激發青年學子思考傳統文化
中新網廈門4月1日電 (楊伏山 李靜)清明節將臨之際,廈門大學1日晚舉辦“清明文化論壇”,邀請五位學者挖掘清明節深遠的文化內涵,激發青年學子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與思考。
這是廈門大學重點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之一。此前,該校已在今年以來先后舉行“我們的節日·春節”“我們的節日·元宵”等活動。這一文化品牌系列活動,旨在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當晚,以“慎終追遠懷初心,思時之敬話清明”為主題的這一清明文化論壇,邀請廈大專精漢語韻學和閩南文化的周長楫教授、研究宋明理學尤其是朱子學的朱人求教授、研治中國古典文學和文獻學的胡旭教授,研務歷史文化地理學和海洋環境史的李智君教授,以及研理歌劇、音樂劇、中外音樂史學的滿新穎教授等五位學者從歷史學、民俗學、哲學、文學、藝術學等角度追根溯源,正本清流,解讀和闡釋清明節的由來、習俗、文化內涵、藝術表現、歷史演變等,辨析國人的節日習俗觀念和生命意識,挖掘清明節深遠的文化內涵。
周長楫稱,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很重要的節日,主要內容是祭拜祖先;閩南地區的清明節習俗,與中華文化傳統大體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點:閩南俗稱清明節為“三月節”,認為是個很重要的節日,全家人都要趕回來掃墓,祭拜祖先。
主辦方介紹說,今年清明期間,廈大陸續舉行“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系列活動,圍繞“禮敬先賢慎終追遠”“親近自然品味春天”“強健體魄筑夢未來”等活動展開,“清明文化論壇”是其中活動之一。
繼“清明文化論壇”之后,該校還將圍繞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陸續推出“端午文化論壇”“中秋文化論壇”和“重陽文化論壇”,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以對話的方式,多角度探尋和解讀中國傳統節日中深遠的文化內涵,拓寬其文化視野。
在論壇機制成熟的基礎上,未來廈大還將擴大受眾范圍,聯合兩岸高校,舉辦海峽兩岸傳統節日系列高端論壇,并邀請兩岸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與青年學子展開對話。(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化 清明文化論壇 青年學 學子 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