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有人員就業難有企業招工難 大力化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2019年03月27日 15:52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有人員“就業難”,有企業“招工難”

大力化解就業結構性矛盾(產經觀察·聚焦就業優先(下))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必須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保持高位運行,可細探就業市場,卻總有企業吐槽遭遇“招工難”,有時薪酬翻番也難以招到工人。就業市場矛盾現象原因何在,如何破解?記者進行了采訪。

完善知識結構、提升技能以更好適應崗位需求

近年來,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達到2以上

“冰火兩重天。”比對公司正在招聘的幾個崗位,遠東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曾鈞這樣感慨。

“最缺的是研發人員,至今還缺五六十人。”春節過后,曾鈞就在線上線下招聘平臺發布招聘信息,部分崗位的月薪甚至提到了五六萬元,是當地平均薪資的十來倍,即便如此,能招入麾下的人依舊屈指可數。“鋰電池行業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太金貴,個個都是香餑餑。”

“眾里尋他千百度”的還有普工。“我們傾向于招聘35歲以下的,但從收到的簡歷看,絕大多數40歲以上;符合招聘要求的人又覺得待遇低,穩定性也不高。”曾鈞有點無奈。

最不缺的就是市場營銷、行政管理等崗位。曾鈞介紹:“去年招1個市場營銷崗,短短幾天時間,上百份簡歷如雪花般飛來,而且大多數都是高校畢業生。”

“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遠東福斯特的經歷正是我國就業市場的一個縮影。

“這種現象就是結構性矛盾。”北京師范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介紹,當下,我國就業問題已逐漸從總量問題轉為結構性問題,這將是未來5—10年我國就業領域面臨的主要挑戰。

也就是說,我國就業主要矛盾不再是人多崗少的問題,而是勞動力供給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結構問題。反映到就業市場上,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部分高校畢業生、一些大齡低技能勞動者與企業的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錯位,成為就業難的主要群體。

部分企業的普工和技能人才招用面臨短缺狀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近年來,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一直在1.5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達到2以上水平,技工緊缺現象逐步從東部沿海擴散至中西部地區,從季節性演變為經常性。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普工/技工在熱招崗位中排名第一。

行業、地區間分化趨勢凸顯。近年來,部分領域、行業、地區就業壓力更趨突出。“比如一些外貿出口企業、產能過剩行業、資源型地區等的就業壓力可能會增大。”賴德勝說。

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需要積極加以解決

產業升級、技術進步、教育相對滯后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

就業市場為何會呈現出這樣的變化?從總量矛盾轉向結構性矛盾,原因何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出現負增長,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速度趨緩,就業市場的總量矛盾逐步得到緩解。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就業市場出現的結構性矛盾需要積極加以解決。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低技能崗位減少。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對液體口服制劑車間進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一條生產線所需的普通操作人員能減少50%以上。“隨著機械化、自動化與智能化加速推進,不少企業選擇‘機器換人’,傳統行業低端、重復性工作機會加速流失。”蔡昉說。例如,隨著自動化在各行業中逐步應用,一批以簡單重復性工作為主的崗位勞動力供給出現過剩,如柜員、物流跟單等崗位。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人員安置壓力加大。隨著煤炭、鋼鐵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加快出清“僵尸企業”,行業從業人員面臨再就業問題。而這部分員工往往是低技能勞動群體或大齡勞動者,再配置到其他產業的調整周期較長,花費成本也較高,從而產生失業現象。

——技術變革帶來新崗位,人才供給跟不上。BOSS直聘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春招旺季,物聯網相關的嵌入式工程師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過46%,人才緊缺程度高于其他技術職位;5G相關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長,光傳輸工程師和無線射頻工程師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過80%。

對此,蔡昉分析:“相較于企業對技術變革的感知,我國高等教育包括職業教育有一定滯后性,隨著新一輪科技變革浪潮的到來,這種滯后性會更明顯。如果不及時調整,在新行業新崗位的就業供求矛盾會更加突出。”

今后,就業市場走勢如何?

聊起未來,不可避免得考慮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其實,影響已逐步顯現,未來,我們的崗位可能呈現啞鈴型結構。”賴德勝說,人工智能會對一些行業及人群產生擠出效應,主要表現在中等技能的崗位可能會不斷消失,但高技能崗位如圖像識別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等,以及低技能型崗位如老年護理等崗位需求將可能增加。

“根據相關研究,未來20年50%的工作崗位可能還沒出現,因此我們很難預測哪些崗位會被創造。但要未雨綢繆,不斷提升技能,做好準備去迎接和擁抱就業市場的變革。” 賴德勝認為。

技能培訓是關鍵

從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爭培訓50萬以上企業新型學徒

“還是得學門手藝!”廣東韶關小伙兒賴日明,如今月收入1.3萬元左右,是廣州創樂激光設備有限公司的骨干。2011年初中畢業后,缺技術、缺經驗的他,只能干普工,每月工資僅1000多元。“那時候在家具廠做搬運工,又苦又不賺錢。”

一咬牙,2012年賴日明決定“回爐再造”,到廣東機械技師學院學習光電技術應用。畢業剛工作,他就有了6000元的月收入,這兩年春節回家,成了朋友們羨慕的對象。

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賴日明的不少同學在畢業前就被企業預訂一空。廣東機械技師學院院長馮為遠介紹,近年來,學院開設了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光電技術應用、網絡安全與大數據等與產業發展相匹配的專業,每年有7500個以上的崗位供2000名左右的畢業生選擇,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9%。

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能夠使更多勞動者快速適應新興業態、經濟結構調整,是化解就業結構性矛盾的基礎性措施。

近年來,我國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不斷發展,職業培訓規模不斷擴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

專家認為,我國職業技能培訓不斷發展,但依然有一些改進空間。

看數量,重點群體培訓的覆蓋面仍然不夠廣泛。比如,目前我國城鎮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效果不錯,但農村勞動力的培訓規模仍需擴大。《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接受過農業或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僅占30.6%。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培訓工作仍存在覆蓋面不夠廣泛、規模需要擴大等問題。

為推動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去年湖北鄖西縣開辦了竹藤編、織女繡、電子裝配等特色產業培訓,家住東營村的焦風琴參加竹藤編培訓后,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動22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月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看質量,職業技能培訓的有效性、針對性需要加強。目前我國大大小小、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很多,但往往是學了技能不見得能找到工作,花了大錢不一定在點子上。培訓的有效性、針對性不強,其中有培訓質量方面的問題,但更關鍵的是培訓內容與崗位需求聯系不夠緊密、培訓與就業脫節。

賴德勝介紹,培訓分為一般培訓和特殊培訓,一般培訓主要是針對通用技能,比如農民工的計算機素養,開展這類培訓往往需要政府承擔。特殊培訓所提供的技能往往只能在實施培訓的公司中應用,很少能在其他公司中應用,比如開飛機,這種培訓更多需要相關企業承擔。我國在特殊培訓方面短板更為明顯,企業培訓主體作用發揮不夠。

為了將就業與培訓緊密銜接,進一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正在全面推行。從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爭培訓50萬以上企業新型學徒;2021年起,力爭年培訓學徒50萬人左右。徐工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集團的88名學徒在完成培訓后,全部與企業簽訂了長期(5年)勞動合同,其中80%進入技術服務儲備崗,薪資待遇普遍上漲30%。

除了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就業信息服務也是化解就業結構性矛盾、促進供需有效對接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人社部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專項就業服務活動,探索建立市場供求信息監測制度等,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效率不斷提升。

“就業結構性矛盾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持續存在的‘硬骨頭’。通過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將早日實現。”蔡昉認為。

丁怡婷 李心萍

編輯:曾珂

關鍵詞:有人員就業難有企業招工難 大力化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性爱片在线播放 | 亚洲A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男女性爱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另类精品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 在线视频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