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4日電 由于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生態環境脆弱,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我國成為最容易遭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之一,并且已經出現了一些與氣候有關的不利變化。
在巴黎氣候大會上,中國承諾將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屆時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全國政協委員姜耀東表示,“目前碳匯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對策,發展碳匯林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我國發展碳匯林產業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
姜耀東介紹,“盡管現在全球森林碳匯還很有限。但伴隨著森林碳匯的增加,森林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凈化水質、提供景觀等生態價值已取得共識。隨著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深入,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將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碳匯林業也將成為中國對外承諾減緩碳排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碳匯林業的發展需要有充足的資源保障,首先是合格的立地(指樹木生長的地方和氣候、水文等條件)。姜耀東介紹,“由于我國能夠滿足CDM(清潔發展機制)要求的林地有限,因此,國內的方法學已降低了要求。從全產業鏈角度考慮,碳匯林的發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不僅需要硬科學方面的人才,還需要懂得碳匯林產業經濟發展運行規律軟科學方面的人才。由于碳匯林在我國是個新興事物,我們的教育體系還沒有將碳匯林作為學科安排進行教學,在碳匯林發展方面的專業人才極為短缺。”
另外我國已有七個區域性碳排放交易試點,由于各試點地區的市場因素、經濟因素、環境因素、交易主體等都存在差異,且各試點相互獨立、導致各試點在實際運行機制上存在較大差異。
要完成我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減排承諾,應該積極穩妥發展碳匯林產業,姜耀東建議:“一是應加大碳匯林宣傳力度,大力普及碳匯知識。從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認識碳匯林業發展,大力普及碳匯知識。二是國家要出臺政策引導開展公益性投入;創新商業模式,鼓勵向碳匯林業投資,資本市場要為發展碳匯林業主體的融資和再融資創造條件;發展碳匯林業教育,培養專業人才。三是規劃在西部發展建立碳匯交易市場,進一步完善碳交易市場布局。四是政府相關部門出臺規定向排放企業和個人征收碳稅,同時加快碳排放立法,用政策和法律約束并促進碳匯林業發展。”(高君明)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