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郭帥)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主任龍墨《致聽損家庭的一封信》引起圈內不小的轟動,關愛聽障人士紛紛轉發、點贊。龍墨告訴記者,這封信是針對百余位網友“給兩會委員提建議”所作的部分解答,內容涉及耳蝸配件納入醫保、耳聾基因檢測、康復補貼、融合教育、就業等聾兒家庭最關心的問題。
“我希望通過我的解釋,讓聾兒家長更多的了解相關政策,少些焦慮,對穩定聾兒家庭和這個群體有很大意義。很多網友留言‘國家這么大,很多事情確實要一步步解決!知道有委員關心我們這個群體,為我們發聲呼吁,我們很感謝!’” 來自家長們的信任,讓龍墨感到作為政協委員特有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時也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如何把聾兒家庭的問題和心聲更準確地帶到兩會?如何真正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并切實解決群眾所急?7年履職路上,龍墨一直在探索和思考這些問題。
想起第一次在小組討論會上的發言,龍墨現在還能記起當時的緊張心情。“不知如何發言,也不知提案要具體提哪些內容。”龍墨笑著說,“從專業從業人員到成為這個群體的代言人,確實是個學習的過程,對人生也是種提高。”龍墨說,“作為政協委員,政協的主要職能、政協委員的主要職責不僅常掛在嘴邊,更融化在心里。”做了政協委員后,老百姓反映社會問題,特別是殘疾人群體反映的心聲,龍墨都“豎起耳朵”聽,希望不錯過每一種聲音,做到精準、有質量地建言發力。
龍墨至今仍記得自己的第一件提案,是建議建立聽力學專業學科及專業資質。當時,我國大專院校依托其它專業每年只能培養少量聽力專業人員,畢業后到臨床又沒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序列,導致無法晉升職稱。龍墨認為,社會對聽力師有很大的需求,應建立專門學科和專業技術序列,提升聽力師的職業榮譽感。次年,龍墨配合中國殘聯人事部門,專門就殘疾人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和人社部進行多次溝通。2014年年底,在多個部門和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聽力師正式納入國家職業大典專業技術人員序列。這讓龍墨體對政協委員的“甜蜜”有了“初體驗”。
2017年兩會,龍墨走上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講臺作大會發言,她提出希望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治保障制度。此后不久,中國殘聯積極推動。2018年7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
龍墨深知,這些提案的落地絕不僅是她個人的力量。“多年來,有關部門、團體和專家都通過不同渠道做了大量的努力,我也在其中貢獻了一份力量。能為困難群體發出他們的呼聲,我覺得特別幸運。“龍墨欣慰地說。
這一年,龍墨聽到很多殘疾孩子家長關于融合教育的疑問,比如進入普校后孩子得不到規范的教育,孩子的康復效果難以持續等問題。但是龍墨沒有“聽風便是雨”馬上草擬提案,而是認真翻看起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請教教育界的知名專家,并調研這個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龍墨發現,計劃明確提出“堅持統籌推進,普特結合。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送教上門和遠程教育為補充,全面推進融合教育。普通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責任共擔、資源共享、相互支撐。”“這個計劃說得很好,也正是殘疾孩子家長所需,現在的問題是落實還不到位。”厘清問題,龍墨才開始動筆,提案建議也由原來的“建立融合教育體制機制”改為“提升融合教育質量”。
作為單位的一把手,白天忙會務、認真履職建言,晚上還要抓緊時間處理各種工作,每天都是深夜12點以后才能休息,但龍墨并不覺得辛苦,她說:“能成為殘疾人群體的代言人是我的幸運!”兩會剛剛閉幕,龍墨就開始籌劃起今年的調研和履職“足跡”,“重度殘疾人托養、殘疾人如何脫貧不返貧等問題都是我將重點關注的。”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