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癮成社會“心結” 代表委員問診支招

2019年03月12日 21:28|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資訊、學習知識、互動交往、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與此同時,網民“首次觸網年齡”明顯提前,青少年沉迷網癮的現象屢見不鮮。

在全國兩會上,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成為共識。代表委員紛紛建言,讓青少年擺脫網癮,健康上網。

城市、農村各有各的網癮“重災區”

沉迷網絡直播、深陷網絡游戲……在農村和城市,網癮各有各的“重災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貴溪市樟坪畬族鄉鄉長雷燕琴提交了一份建議,認為中小學生在校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學業和身體健康。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移動終端產品的升級,網癮正成為一些辨別力、自控力有限的青少年的“成長煩惱”。在廣州,記者遇到過尋求社會組織,幫助留守兒童戒掉網癮的祖父母;也遇到過一戶戶敲開鄰居大門懇求關掉WiFi,盡全力阻止兒子打手游的父親……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學副校長王曉梅等代表調研發現,孩子們在游戲上的消費也令人吃驚。零花錢并不寬裕的孩子,有的會偷偷省下父母給的早餐錢,有的甚至把生活費全部花在網絡游戲上。在他們看來,游戲的段位或者擁有“皮膚”的數量是他們炫耀的“資本”。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指出,網絡成癮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且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危害。

今年兩會上,網絡沉迷問題得到代表委員的熱切關注。全國青聯在《關于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提案》中提出,網絡游戲給未成年人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僅體現在沉迷網絡游戲、網絡成癮等顯性問題上,還包括破壞青少年的專注度與學習能力以及低俗化價值觀等深層次問題,給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帶來巨大隱患。

把脈問診青少年網癮

人們追問,為何青少年往往容易沉迷網絡,欲罷不能?

——“網絡原住民”,早早享受網絡的便利,又缺乏鑒別能力。

這一代青少年被稱為“網絡原住民”,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小學生網絡游戲的認知、態度、行為研究報告》,網絡游戲已經成為中小學生普遍接受的一種娛樂方式。在他們眼中,游戲玩得好,是智商高的體現,反之則會被群體排斥。

——缺少監護把孩子“趕”向網絡

有代表在農村調研發現,祖輩對一些留守兒童玩游戲無計可施。老人普遍反映,孩子一下子說一些作業需要用手機做,一下子說上網查資料,自己根本分不清,在他看來,孩子就是“打著學習的招牌玩游戲”。

此外,隨著超高人氣的電子競技聯賽以及大量網絡主播、“網紅”的出現,讓一些中小學生開始渴望成為職業玩家及游戲主播,沉迷于電子游戲。在廣東云浮的一所鄉村小學,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寫下自己的愿望:成為一個游戲主播,“因為主播能玩游戲還能掙錢。”

——家庭環境中的“不了解”“壞榜樣”

不了解、差關系、缺引導、壞榜樣——這是中國青少年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總結的網癮背后的幾個家庭關系關鍵詞。

“不了解主要指的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上網狀況,只有5.6%的14歲少年表示,父母了解他們;差關系指的是沉迷網絡狀態下的親子關系,父母控制不了他們,強硬地搶奪手機等網絡設備,卻讓親子關系雪上加霜;缺引導指的是在幼兒時期,一些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一些家長甚至用手機帶孩子,讓孩子自己看動畫片,于是孩子在成長為青少年的時候,更容易沉迷網絡;壞榜樣指的是家長自己也沉迷網絡,孩子做作業,家長就在一邊玩手機。”張海波說。

——網絡游戲企業責任不可推卸

家庭教育并不是萬能的,孩子沉迷網絡的“鍋”不能只讓家長背,游戲企業在監管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些網絡游戲在制作階段就設計了令人成癮的內容,一些網絡平臺在入口端就缺少鑒別,在這樣無孔不入的狀態之下,青少年沉迷網絡就更容易了。

防治青少年網癮 健康上網

當今時代是互聯網時代,如何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擺脫網癮侵害?

全國青聯建議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有效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安徽代表團多位代表也建議盡快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代表委員們認為,要合理界定“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的不良信息”范圍,明確家庭、學校、政府、企業、群團組織、社會力量等各方的保護職責,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后擬增設的“網絡保護”章節一起,構建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基本法律框架。建議大力改進網絡空間管理,持續加強內容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十二中學校長李有毅建議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教育學生正確對待網絡、學會規避風險和預防沉迷。通過各類家庭教育指導,讓家長學會與孩子溝通,管理好孩子的手機使用、游戲時長。加強家庭教育,發揮家長監管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全國青聯在提案中建議引導和規范企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借助網絡技術發展、大數據運用,盡快建立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的實名驗證和身份識別系統,完善家長守護工具,從技術上限制其使用時長和類型,避免因過度購買游戲裝備而出現的資金風險,并通過行業協會形成統一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大學副校長于欣偉建議在整個游戲行業中推行實名認證制度,將實名認證的責任倒置,由游戲公司利用技術手段保證在規定時間內服務對象不包含未成年玩家。一旦發現游戲公司在規定時間向未成年玩家提供游戲服務,監護人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由國家對違規行為進行嚴格處罰。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彭靜建議,強化App分類監管,保障青少年移動網絡安全。(記者:肖思思、黃浩苑、胡浩、張海磊、陳聰)

編輯:付振強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亚洲福利高清久久 | 免费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9 | 婷婷网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 日韩国产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