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王有強 靳燕)“從1921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的考古發掘開始,中國現代考古學已走過了近100年發展歷程。”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告訴記者,百年來,幾代考古學家篳路藍縷,考古發掘了數千處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址,出版了數百部文物考古著作,創辦了數十種文物考古類期刊,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文物考古學體系,為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讓馬蕭林擔憂的是,近年來,盡管我國文物考古類期刊學術價值和學術質量不斷提高,卻面臨“走不出去”的困境,“據統計,在公開發行的33種文物考古類期刊中,發行有外文版的只有3種,且均為不完全集刊,不僅在數量上占比小,在內容上亦難以完全展示,國際影響力嚴重不足。”
“究其原因,中國文物考古成果尤其是文物考古類期刊幾乎均為中文出版物,語言因素成為世界認識中國古代文明成就、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障礙。” 這一問題引起了馬蕭林的深思。
如何推動中國文物“走向世界”?馬蕭林建議:加快實施“中國文物考古期刊外文版出版項目”,重點打造3~5種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物考古類外文期刊品牌,定期刊發學術影響力較大的文物考古研究成果,及時發布最新考古發現;加快完善項目頂層設計,優化“走出去”資源配置,將該項目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大政策保障和經費支持力度;加快組建項目實施團隊,具體落實項目方案,細化項目相關責任與分工,推進文物考古類外文版期刊編輯出版;構建中國文物考古類期刊資源數據庫,逐步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與國際認可的科學分析評價體系,形成中國特色的文物考古類期刊話語體系;加強期刊編委會建設,加快推進傳統期刊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推出外向型數字出版產品,提升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