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胡京春)高佩璇、孫恩光、魏明德、張懿宸、周春玲、胡文新、黃華康7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關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黑龍江自貿承接區的提案”。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委員們提出,為推動《規劃綱要》的深入實施,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應依托黑龍江省作為我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向北開放這一重要窗口以及廣東與黑龍江、深圳與哈爾濱對口合作這一重要平臺,有重點地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金融、科技、服務等產業的梯度轉移,以便打開和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北向的輻射扇面,實現“一帶一路”國內南北兩極的貫通。委員們認為,這對于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改革開放發展中的極點輻射帶動作用,提高東北老工業基地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對接,具有重要意義。
委員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黑龍江自貿承接區,是指在黑龍江省以哈爾濱為中心,以黑河、綏芬河地區為腹地,以黑粵對口合作為平臺,以“一帶一路”向北拓展為取向,在規劃區域制定與自貿區類同政策,用以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各類產業的制度性安排。黑龍江自貿承接區總的功能定位是:粵港澳大灣區北向輻射的重要依托,“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載體,我國“一帶一路”向東北亞延伸的重要樞紐,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的示范工程。
委員們建議:明確黑龍江自貿承接區空間布局及相應政策。建議國家發改委以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為基礎,輻射黑河、綏芬河等城市,劃定一定區域,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黑龍江自貿承接區,出臺與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相銜接的政策,以利于粵港澳大灣區對境外資源的開發利用,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同時,將這一規劃設想列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子規劃,黑龍江省也要作出詳規予以保證。
委員們提出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與黑龍江“飛地經濟”合作。鑒于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聚集、產業富集、商務成本較高的實際,按照國家發改委于2017年6月發布的《關于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可將黑龍江地區作為大灣區產業梯度轉移飛入地。委員們認為,這樣可以在“一帶一路”國內南北兩極貫通的框架內,充分利用黑龍江地區資源儲備豐富、工業門類齊全、科研支撐能力較強、發展空間廣闊的有利條件,使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和高科技產品的加工區、對俄物流集散地和金融分中心,推動新亞歐大陸橋建設,加快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供給側改革和產業水平的提升,促進各自比較優勢發揮和區域協同發展。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都是國家重大戰略部署,二者資源互濟、發展互融、優勢互補是改革開放的應有之義,是探索發展新路向、開拓發展新空間、增添發展新動力的客觀要求?!蔽瘑T們希望國家能夠批準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黑龍江自貿承接區,通過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實施來帶動東北振興戰略的同步推進。
編輯:吳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