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張洪春做客《委員會客廳》
與專家學者共話“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倡導健康生活理念”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部主任張洪春,中醫藥文化大會執行主席劉峻杰,江蘇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振榮受邀走進人民政協網《委員會客廳》欄目,就“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倡導健康生活理念”等議題展開了對話與交流。
訪談現場
張洪春:多種手段促進中醫藥發展合理增長
針對訪談議題,張洪春指出,現如今國家對中成藥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強,各級醫師應重視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善用中醫知識,對各類人體疾病進行合理預防。而在西醫方面,他建議,應加強西醫從業人員對應用中成藥的相關知識的培訓及考核,提高藥物使用正確性,加強中醫藥使用規范化。同時,張洪春呼吁,應加大中成藥的開發支持力度,不斷研究中成藥的發展方法,相關委員應多到實地調研,了解各類藥材源頭的管理方式,在注意保證中醫藥藥材種植質量的同時,促進中醫藥發展力度合理增長。
劉峻杰:科學合理推動中醫文化普及
中醫藥文化大會執行主席劉峻杰認為,中醫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中醫藥文化的普及。要加強外界對中醫文化的認知程度。在推動中醫藥市場規范化的同時,讓中醫及中醫藥發展適應國民生活變化。實事求是,針對中藥特點進行管理,不以西醫理念套用,促進中西醫平衡并舉,真正做到讓中醫藥文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劉峻杰告訴記者,“中醫藥產業本身蘊含著巨大的潛力,應通過發展創新型中醫藥產品,來促使其成為其他產業發展的一劑催化劑,進一步促進其與食品、養老、旅游、農業等諸多產業的聯攜發展”。
夏振榮:用企業智慧推動“健康中國”
作為健康產業的行業代表,康能生物董事長夏振榮則認為,在公民飲食消費結構和行為方式發生重大變化的當下,以“三高”為特征的富貴病和亞健康群體逐年遞增、慢性病人群不斷增多且年輕化的問題日益凸顯,公民的健康狀況,正成為國家、社會和公眾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
他認為“作為企業,首先應提高認識層次,著重在治未病和解決“癥”的方向上多下功夫,創新研發,積極推出相關產品和服務,以此彌補目前我國大健康服務體系相對薄弱環節;其次是要堅持發展原料創制,鼓勵科研,建立中醫藥的民族自信心,把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中醫藥的好東西通過現代科技挖掘出來;最后則是要專注于科研成果的規模化推廣和應用,多角度、多維度的培養和提升國民的健康素養。”
康能生物董事長夏振榮
人類生命歷程在醫藥界至少有兩個里程碑,第一座里程碑是牛痘疫苗的發明,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20歲;第二座里程碑是青霉素的發現,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又延長了20歲。兩次健康革命使人類的平均壽命由30多歲延長到近70歲,而有科學家認為延長人類壽命的第三座里程碑可能就要歸結到真菌產業。夏振榮表示:“蟲草素是蟲草真菌功效成分的典型代表,有著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目前蟲草素技術及知識產權中國人自己已經掌握,產業化培育技術也已經成熟,使用成本也已基本大眾化。希望通過這一科研成果,為百姓健康服務。”
訪談最后,夏振榮呼吁健康企業應當吸納民族傳統文化精髓、采用現代科技技術、重視基礎研發、各級大健康企業共同推動原料創制,從根本上服務大健康產業。(王海平)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