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電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于3月3日下午3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委員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京開幕
以下為直播實錄:
委員們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交提案1884件,占總數的41%。關于突破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關鍵技術、搶抓5G技術經濟社會機遇等建議,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制造強國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聚焦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提出持續優化國內稅制、營造寬松平等的準入環境和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等建議,為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發揮了積極作用。著眼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優化金融體系結構,建議強化政府債務預算硬約束、全面科學監管非正規金融行為、完善企業上市和退市制度,對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促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針對基礎設施補短板,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等問題,提出實施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規劃、加快農村公路改建和電網改造升級、引導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健康發展等建議。就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言促進中歐班列健康有序發展、加快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有力推動“一帶一路”框架下一批重點項目落地。
委員們圍繞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等方面提出提案。針對推進依法行政、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等問題,建議完善監察程序銜接機制、制定行政程序法典、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為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提供了參考。聚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出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建議。著眼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建議進一步提升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綜合能力、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綜合治理宗教領域商業化、取消港澳臺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制度等,為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委員們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提案。針對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和管理等問題,提出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優化網絡自媒體輿論環境等建議,為推動落實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部署要求發揮了作用。著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議充分發揮革命文物資源獨特作用、加快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促進多渠道對外文化交流等,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提供了決策參考。就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加強文物保護利用、促進冰雪運動發展等問題提出的建議,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發揮了作用。
委員們圍繞打好脫貧攻堅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提案1307件,占總數的29%。著眼深化教育改革,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增加幼兒教育資源供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加快“雙一流”建設等建議,為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發揮了積極作用。聚焦提高就業質量,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出重視軍民融合中的人才培養、多方聯動建設退役軍人培訓基地、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完善住房租賃法律法規體系、采取“集中供養+居家救助”模式幫扶失能特困群眾等建議。關于打好精準健康脫貧攻堅戰、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推進食品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完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等建議,為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提供了參考。
委員們圍繞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全面推動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等方面提出提案。關于加強京津冀等重點區域散煤治理、嚴查長江沿線保護地違法違規活動、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與建設、防范河流上游污染等建議,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污染防治決策部署提供了參考。聚焦實現綠色可循環發展問題,提出促進商品包裝和電池回收利用、優化運輸結構和供電供熱模式、推動汽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等建議,為促進產業生態化發揮了積極作用。關于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完善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等建議,為夯實生態文明制度基礎,探索環境治理新模式提供了重要參考。
有關提案還就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擴大對外友好交往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推動相關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