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蹭天文學熱點 一顆不存在的小行星被“命名”了
原標題:蹭天文學熱點, 一顆不存在的小行星居然被“命名”了
近日,有汽車生產廠商表示,其下屬天文興趣小組2月10日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并于22日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申請用其新款車型“星越”命名該星。這一事件在網絡上引發關注,并持續發酵。
對此,北京天文館館長、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委員朱進表示:“按照小行星命名規則,有商業性質的名字是不被允許的。”他指出,這顆“獲得命名權”的小行星很可能不存在,“企業所展示的申請書也不具備學術上的證明力”。
小行星的信息可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網站上檢索到,下載臨時編號數據后,無法找到相關記錄。朱進表示,如果連臨時編號都沒有的話,就更談不上命名權。
“即便沒有去專業網站查詢臨時編號,從發現時間上看,也不太可能。”朱進解釋,即便這家車企的天文小組在2月10日確實發現一顆小行星,22日也無法申請命名。根據規定,小行星命名前需多次觀測,確定其精確軌道,獲得永久編號,還要核對歷史數據,一般而言,完成這些事情需要幾年。
近年來,給小行星命名成為新時尚,前有王俊凱星不被官方認可,后有香港藝人命名小行星惹爭議。針對以汽車型號給不存在的小行星命名的這一營銷行為,朱進評價,“這件事情誤導了公眾,并且有可能是一場騙局”。
那么,一顆不存在的小行星憑什么讓公眾相信呢?
“圖片的背景是麗江天文觀測站的鎮站之寶,2.4米望遠鏡。”科學松鼠會成員劉博洋說,車企宣傳稿中的照片給了公眾“暗示”,圖中還有中科院云南天文臺麗江天文觀測站站長和壽圣、云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理事長蘇泓等科研工作者,并聲稱小行星就是在麗江天文觀測站所發現的。
科學重器、科學觀測、學者見證,這些為這顆不存在的小行星提供了“科學背書”。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和壽圣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在合影時對小行星命名申請并不知情。蘇泓則對同行表示自己是臨時被拉去合影的。
“天文臺的工作人員被騙了,但后續的傳播行為已經形成了。”云南天文臺臺長白金明表示,“雖然學術名譽一直被認為是只與論文發表、研究成果等學術活動相關,但遇到這種‘假借科學之名’的虛假宣傳活動,也要求科研工作者要提高警惕、具備分辨能力。”同時他聲明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活動主辦方已承諾對其發布的所有涉及云南天文臺的不實報道進行修改或者刪除,并公開發布情況說明和致歉書。”和壽圣說。
截至記者發稿時,百度百科的詞條中,“星越”仍是小行星與汽車共用的名字。
專家點評
葉泉志 加州理工學院行星防御研究員
商業公司想要參與科學研究進程并同時宣傳自己的品牌,可以理解也有先例。美國利克天文臺(世界第一座建于山頂的永久性天文臺),是美國商業大亨利克在1876年捐巨資興建的,以他名字命名的天文臺碩果累累,150年后大家還記得他;商業公司若設立科學基金資助科學家研究,既真正促進科學進步,又能起到宣傳效果,是兩邊都受益的事。
企業有心資助天文小組進行研究,是很好的,但披露的“小行星發現”疑點重重,令人遺憾。靠消費公眾對天文的熱情進行虛假宣傳,不僅不能真正幫助科學發展,在道義上也應該受到譴責,并有可能面臨法律的制裁。
編輯:曾珂
關鍵詞:蹭天文學熱點 一顆不存在的小行星被“命名”了